菲律宾在上午9点43分左右发生7.4级地震。他的老大哥美国,二哥日本,三哥印度,四哥澳大利亚,五哥韩国,还有乱七八糟的哥哥,姐姐国,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都不肯对其伸出援手! 菲律宾刚刚遭遇了一场7.4级强震,震中位于南部民答那峨岛,海啸预警随即拉响。 人们惊慌失措地逃离家园,街头一片狼藉,通讯一度中断,灾区陷入瘫痪,可就在这关键时刻,那些平时拍着胸口说“我们是一家人”的西方老大哥们,却一个个消失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韩国……这些平时围着菲律宾转的“亲兄弟”,在菲律宾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竟然跑得比谁都快。 这场地震,不只是一次自然灾害,更像是一场“真心测试”。而结果,惨烈得让人无言。 菲律宾跟美国的关系,表面看起来铁得很,军事基地开得比便利店还密,合作演习一个接一个。 光是2024年,美国就通过军售向菲律宾兜售了高达55.8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连F16和“毒刺”导弹都准备打包送过去。 可这次地震之后,美国开口援助的金额,只有区区25万美元,连买一架直升机的零件都不够。 更讽刺的是,美军在菲律宾有驻军,有直升机,有后勤基地,但面对民众的呼救,却毫无行动,有灾民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美军不远万里来菲律宾演习,却没空飞我们一程?” 日本也没好到哪去,东京政府第一时间宣布将提供500万美元援助,听起来还算“有诚意”。但问题是,钱在哪?什么时候到?没人说得清。 去年台风横扫菲律宾时,日本的救助物资一个月才送到,眼下的这笔援助,也许还在“流程上”。 再看看澳大利亚,本来承诺送来紧急净水设备,结果被菲律宾海关以“可能用于军事用途”为由扣留,直接变成笑话。 而欧盟27国联合捐款总额也只有150万美元,连菲律宾媒体都忍不住吐槽:“这点钱,够一桌外长们喝下午茶吗?” 菲律宾这些年,可谓是对西方“掏心掏肺”。为了讨好美国,小马科斯政府重新开放9个军事基地;为了迎合日本,让自卫队进出自由;为了拉拢澳大利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澳企进驻。 换来的结果,却是在灾难面前,一句“保重”都显得格外冷淡。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2023年,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日本援助一拖再拖;2025年9月,又一场台风,美国依旧套用“25万美元模板”,这次地震,只不过是把“口惠而实不至”的西方套路又演了一遍。 说到底,所谓“盟友”,只是对等利益的交换,如果你能帮我围堵对手,我就给你点面子;但如果你自身难保、无力还手,那就请自己扛着,西方从来不是搞什么“人道主义”,他们搞的是“权力设计”。 再看看中国,不说远的,就从2013年“海燕”台风说起,当时中国第一时间捐出5000万元人民币,派出“和平方舟”医疗船; 2020年疫情爆发,中国是第一个提供疫苗的国家;这十年里,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累计超过2100万美元,实打实地给人送饭送药送希望。 但现在的菲律宾,却选择了“吃饭砸锅”,2024年,小马科斯政府在多个场合挑衅中国,联合美日澳搞联合巡航,甚至在仁爱礁上演“撞船戏码”,更有甚者,把中国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污名化为“债务陷阱”。 这一次中国没有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是选择冷静观察,这不是冷漠,而是立场。外交不是慈善,更不是单方面的忍让,中国不是不愿意帮,而是不想再被当成“提款机”。 帮助别人,不应被误解为软弱;保持克制,也是一种力量,这场地震,震塌的不只是房屋,还有菲律宾对“盟友”的幻想。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这些国家平时讲得最多的是“民主”“自由”“人道”,可当菲律宾真正陷入危机,才发现所谓“西方价值观”,不过是包装得漂亮的生意合同。 该收的钱,一分不少;该援的助,能拖就拖。菲律宾用自己的灾难,狠狠地揭开了“价值观同盟”的假面。 而中国的态度,虽然没有立刻高调出手,但也没有落井下石。中方外交部明确表示:“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中方愿意与菲律宾保持沟通。”这话讲得清楚,合作可以继续,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菲律宾这次地震,像一面镜子,让所有人看清了现实:那些你以为会为你两肋插刀的“兄弟”,其实只是生意伙伴;那些你用来讨好西方的筹码,到头来可能砸在自己脚上。 灾难来了,最能看清人心。菲律宾如果再一边挑衅中国,一边指望西方送温暖,那只会陷入“挑衅求援”的死循环,真正的出路,不是继续做谁的“小弟”,而是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国家的命运不能靠别人施舍,外交的方向也不能跟着风吹草动,朋友可以有,但必须真诚;援助可以要,但不能跪着。 这场地震之后,菲律宾该好好想想:到底谁才是真的朋友?谁,又只是临时演员? 信息来源:菲律宾7.4级地震 已触发海啸预警——央视网
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郭正亮曾言: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
【7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