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吧!”10月12日,安徽六安,一男子到修车店加防冻液,停好车后,他自

玉尘飞啊 2025-10-18 10:47:58

“这下后悔了吧!”10月12日,安徽六安,一男子到修车店加防冻液,停好车后,他自己把水箱盖打开了,沸腾的“热水”瞬间喷涌而出,溅了男子一身,师傅看到后立马让他用冷水冲洗,没想到,还是被烫掉一层皮!网友:基本常识都没有吗? 这事说起来挺让人揪心,男子开车时仪表盘提示防冻液不足,他知道缺液伤发动机,赶紧找了修理厂。 修车师傅打开引擎盖后,告知刚行驶过的车辆发动机未冷却,水箱内有高压,需等温度降下来再操作。 师傅转身去拿工具,男子却自己动了手,刚拧开水箱盖一条缝,高温液体就喷了出来,溅满他的手和胳膊。 师傅听到动静急忙跑出,让他立刻用冷水冲洗,但还是晚了,手部几块皮肤已经脱落,露出鲜红的肉。 其实这不是什么冷门知识,汽车运行时,冷却液会吸收发动机热量,水箱里是高温高压状态。 密闭的冷却系统压力能达到1~1.5bar,这让冷却液沸点升高到110℃~120℃左右,就像个小型高压锅。 就算发动机熄火,里面的高温高压状态也不会立刻消失,这时候开盖子,液体必然带着压力喷出来。 这和家里烧开水一个道理,水壶沸腾时直接开盖,蒸汽和热水很容易伤人,只是水箱里的温度更高。 类似的意外真不少,之前就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见水温报警,徒手开水箱盖,导致手臂严重灼伤。 现在不少人拿了驾照就只管开,对车辆养护常识一知半解,这样的 “盲区” 其实很危险。 有的车主开几年车,不知道玻璃水加哪个壶,玻璃脏了只能硬着头皮开。 还有人从不检查胎压,直到轮胎爆胎才后悔,殊不知这些细节都关乎行车安全和车辆寿命。 就说加防冻液,里面的讲究可不少,绝非打开盖子倒进去那么简单。 首先得等发动机彻底冷却,不同车型冷却时间不同,SUV和跑车往往需要更久。而且不能混用不同品牌或颜色的冷却液,红色和绿色混用可能产生沉淀,堵塞管道。 更不能用自来水替代,水垢会堵塞散热器,降低散热效率,严重的还会锈蚀缸体。 冷却液液位也有讲究,冷车时要在MAX和MIN刻度之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出问题。 一般普通冷却液2年或4万公里就得换,长效型也只能用5年或10万公里,超期会变质失效。 要是行驶中遇到水温报警,正确做法是开启双闪靠边,但别马上熄火,防止缸体骤冷变形。 可以用湿布包裹水箱盖,分次少量泄压,绝对不能直接泼水降温,容易导致缸体裂损。 这次六安男子的意外,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多等几分钟,或者等师傅回来操作就行。 生活里很多事都是这样,遇到不熟悉的情况,别凭想当然动手,多问一句专业的人。 就像用新电器先看说明书,去陌生地方先查路线,多一分谨慎就能少一分风险。 开车上路,不光要会踩油门刹车,懂点养护常识才能更安心。 你有没有过因为不懂车的常识闹过笑话或遇到危险?评论区聊聊,给新手司机提个醒。 信息来源: 荔枝新闻《车主自行开水箱被热水烫脱一层皮 修车师傅:立即让车主用水清洗护理 热车不能立即开水箱 非专业人员尽量不要自己去动》

0 阅读:32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