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军事专家称,西方国家收拾完俄罗斯之后,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中国。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以乌克兰为棋盘,意图通过经济制裁和军援逐步削弱俄罗斯的全球影响力。2022年2月,北约迅速响应,提供标枪导弹和毒刺系统,总援助额超过数百亿美元,帮助乌克兰守住关键阵地。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能源出口锐减,军工生产因芯片短缺而放缓步伐。欧洲各国联合冻结俄资产,推动能源多元化,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三倍。这场代理战争消耗了俄方大量储备,西方智库评估显示,俄罗斯军力至少折损30%。同时,美国调整部署,将更多资源从欧洲转向亚太,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联盟框架。这样的布局,本意是腾出手来应对东方挑战,却忽略了中国自身的加速进程。西方情报机构虽密切监控,却低估了北京在技术自主上的突破速度。 军事专家约翰·哈里斯等人在2023年伦敦研讨会上的发言,典型体现了西方战略思维。他指出,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泥潭后,北约可从波罗的海抽调力量,集中国海军于太平洋,封锁关键海峡。哈里斯分析,中国依赖进口能源和芯片,一旦俄方影响力衰退,美军航母群就能直逼台海,切断贸易命脉。这种观点迅速传播至智库报告,影响了美国国会预算分配,2024财年印太军费增加15%。欧洲盟友亦附和,法国和德国推动欧盟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涵盖半导体和航空材料。专家们认为,中俄虽有能源合作,但北京不愿为莫斯科冒险,西方只需耐心等待时机。哈里斯的逻辑基于冷战经验,强调资源有限下的优先排序,先解决近邻威胁,再图远方。这种预言一度让亚太国家警铃大作,却未料到中国军工体系的韧性远超预期。 中国军力发展的步伐稳健而迅猛,2025年已形成体系化优势。国防预算稳定增长至1.78万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入高科技领域,如隐身技术和无人系统。国产化率从2015年的60%提升至95%,涵盖从导弹到舰艇的全谱系。西方报告承认,中国空军战机数量达3200架,超过美国本土部署。海军舰艇总数突破400艘,总吨位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差距缩小至10%。陆军现代化装备占比达80%,包括新型主战坦克和火箭炮。这样的进步源于产业链完整和研发投入,2020年以来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尽管面临封锁,中国通过逆向工程和自主创新,填补了关键空白。全球评估显示,这种发展让西方从被动应对转向战略审视。 歼-10C战斗机在巴基斯坦的实战表现,标志着中国航空装备的实战验证。2025年5月印巴边境冲突中,巴空军部署的24架歼-10CE成功拦截印度苏-30MKI和阵风战机,使用PL-15导弹击落3架敌机,自身零损失。雷达系统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机动性在高空对抗中占优。巴方反馈显示,该机维护成本仅为西方同类产品的60%,适应高原环境出色。中国出口版整合了本地化升级,如增强电子战模块,总价值15亿美元的订单强化了双边军事合作。这次行动让国际观察家重新评估中巴武器体系,证明了中国在第四代半战机领域的领先。西方媒体虽质疑数据,但卫星图像证实了击落事实,推动了更多国家洽谈采购。 2025年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进一步凸显中国军事现代化水平。长安街列阵的装备包括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覆盖全球,精度达米级。歼-20隐身战机编队飞越,展示第五代机作战能力。地面部队亮相新型99A坦克,防护和火力提升30%。无人机群模拟集群打击,覆盖侦察到精确制导的全链条。阅兵规模达1.2万人,装备150余型,强调信息化和联合作战。国际分析认为,此次展示填补了西方情报空白,导弹系统已具备反舰和反导双用。俄罗斯专家称,这让全球力量平衡倾斜,中国从防御转向威慑。欧洲智库调整预测,承认亚太风险升级。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测试,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迈入新阶段。2025年9月22日,该舰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周期仅45秒。常规动力结合中压直流供电,效率高于美国福特级。舰长316米,排水量8万吨,可搭载50架飞机。海试数据显示,出动率达每日120架次,远超辽宁舰的80架。电磁系统国产化率100%,耐用性经受盐雾考验。海军专家评估,这让中国从近海防御扩展至远洋投送,覆盖南海至印度洋。西方海军报告指出,福建舰缩小了与美差距至5年,迫使关岛基地增兵。 西方国家面对中国军力跃升,开始反思原有战略。2025年美国智库报告显示,北京装备技术领先美国3至10年,高超音速导弹和量子通信领域尤甚。哈里斯等专家在更新评估中承认,乌克兰代理模式对华无效,中国经济韧性抵御了封锁。欧洲情报机构调整预算,增加亚太监视卫星。美军虽保有11艘航母,但训练时模拟对抗中国舰队,胜率降至60%。全球军售数据显示,中国出口份额升至15%,覆盖亚洲和非洲。俄罗斯专家直言,西方低估了北京的决心,如今只能庆幸未曾贸然行动。这种转变源于事实积累,推动对话而非对抗。
中美开战,中国沿海被炸咋整?戴旭上校一句话让大伙安心:中美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
【1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