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蔡正元又抛出一个“方案”,解散所有武装力量,把防务直接交给解放军去管。他在节目中毫不客气地说:“台军凭什么跟解放军打?几十年前的老旧装备,根本不够看。”在他看来,拿几千亿新台币去堆那些用不上的军火,还不如把钱留在老百姓的餐桌、医院和教室里。 这番话戳中了岛内许多人心口的一根刺:防务预算一年比一年高,却换来一个谁都心里没底的安全感。民众在街头举着“钱要花在人民身上”的标语,其实就是在表达一种疲惫:生活压力已经够重了,还要把大把钞票送去换不知能不能用上的武器,这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 蔡正元敢说这种极端话,是因为他早就认定台湾的防务体系是“空壳”。很多主战装备还停留在上世纪的设计,性能早被淘汰,维修费也高得吓人。一旦真到了战场,它们能不能撑一分钟都难说。 于是台湾只能一批批从美国买所谓先进的战机和导弹,可这些武器的价格、维护和培训成本都是无底洞,而且核心零件完全受制于美国,要卡你的脖子分分钟的事。 更要命的是军队规模不断缩水,兵员素质起伏不定,有的高端装备甚至没人会用,这就让蔡正元觉得每年几千亿的防务开支几乎等于是在烧纸。 外部环境的变化,更让这种激进想法看起来没那么离谱。解放军这些年的发展几乎是换了一个时代,从航空母舰到隐形战机再到各种导弹,不管是数量还是技术都远远超过台湾的现有水平。 尤其是近两年,军机军舰越过所谓的“海峡中线”早成了日常,曾经的“海峡天险”已名存实亡。 在这种实力差距之下,过去鼓吹的“以武拒统”越来越站不住脚,而台湾依赖的外部承诺也开始让人犯嘀咕,美国军售拖延、政治优先变来变去,真到了关键时刻会不会甩手不管,谁都说不准。 这种背景下,蔡正元的“解散武装”就像一颗炮弹,直击岛内政治和舆论的敏感区。民进党第一时间把他扣上“卖台”的帽子,痛批是投降主义,防务部门则冷冷回应,坚持所谓“自力防卫”。 他所属的国民党内部态度更微妙,不少人担心这种说法伤害了党的形象,但也有人看到了它的市场,毕竟有一部分人早已对高额军费和不确定的未来感到厌倦。 其实蔡正元的想法不止于此,他还提过“去美国化、去日本化、去军购化”,主张在安全和经济上全面倒向大陆,理由是台湾的经济早就高度依赖大陆,既然经济一体化,那安全上为什么还要硬碰硬? 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真要落地,问题会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几十万军人何去何从、武器怎么处理、国际反应会有多强烈。 这些,他并没给出清晰答案,反倒更像是用一个极端设想逼大家去想个问题,在实力悬殊和外援不稳的双重压力下,台湾的安全感究竟该建立在哪? 也许蔡正元的提议听起来荒诞,但它迫使人们换个角度看未来,当现实越来越逼人,大家不得不承认,这不只是武器的问题,更是生存方式的选择。 虽然答案依然遥远,但至少有人把这个不愿触碰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这本身就是触动人心的地方。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