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9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被部下刘悟,从厕所拖出后一刀结果了性命。坐拥十二州

史叔温情 2025-10-22 19:11:20

公元819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被部下刘悟,从厕所拖出后一刀结果了性命。坐拥十二州,手握雄兵十万,让几代唐皇夜不能寐的一代枭雄,为何落得如此结局?   “李贼在这里!”山东郓城的节度使府里,曾经控制着十二个州、统领十万大军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此刻正缩在厕所的角落。当他听到部下刘悟声音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就在几年前,这位高句丽族出身的将领还是让长安城里的唐宪宗睡不着觉的人物。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军阀割据一方成了难以治愈的顽疾,而李师道统治的淄青地区更是其中的典型。   他的祖父李正己在动荡中发家,经过三代人的经营,这片土地早就成了国中之国,这里的官员由李家任命,税收归李家所有,十万精锐部队只听从李家的命令,以至于皇帝和朝中大臣看着地图上的淄青十二州只能连连叹气。   然而,当朝廷派兵讨伐淮西的吴元济时,这个枭雄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他表面上声称要协助朝廷,暗地里却派人烧毁了河阴的粮仓,切断了朝廷军队的补给线。   更疯狂的是,他居然派刺客潜入长安,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了主张武力镇压藩镇的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并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这个举动彻底惹怒了唐宪宗,也让其他藩镇选择了冷眼旁观。   淮西的叛乱被平定后,李师道才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他急忙向皇帝上书认错,表示愿意交出三个州并且送大儿子去长安当人质。但已经晚了,朝廷的讨伐大军从四面八方涌来。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又暴露出了性格中最致命的弱点:疑心重,反复无常。   原来,李师道整天被妻妾和婢女们包围,连军政大事常常由这些妇人的意见决定。他的手下分成了两派:以高沐为首的温和派主张完全归顺朝廷,而以李文会为首的强硬派则坚持抵抗到底。   在这个最需要团结人心的时刻,李师道却听信小人的坏话,处死了高沐,把郭昈等忠良之士关进了监狱。每当有将领请求出战,他身边的婢女们就会叽叽喳喳地说:“万一打败了,我们不是要当俘虏了吗?”于是,一道道主动出击的命令被撤回,一座座城池在被动防守中相继失守。   最致命的转折发生在前线大将刘悟带领军队与朝廷军队对峙的时候,这位性格宽厚的将领很受士兵们的拥护,但李师道却听信谗言,怀疑刘悟有背叛之心,竟然派使者带着密令前往军营,要求就地处决刘悟。   接到密令后,刘悟表面上很平静,安排使者住下,暗地里却召集了自己的部下。 到了晚上,刘悟对着将领们悲愤地说:“我和大家不顾生死地抵抗敌人,现在李师道听信谗言要杀我。我死了之后,各位恐怕也逃不掉。”这番话激起了将士们的愤怒,他们拔出刀剑,高声呼喊愿意听从刘悟的命令。   于是,刘悟亲自率领大军杀回郓城,城里的守军早就对李师道的统治心怀不满,很快打开了城门。当叛军冲进节度使府时,李师道和两个儿子慌不择路地躲进了厕所。   在他死后,持续了五十多年的淄青割据政权彻底崩溃,黄河以南以北的三十多个州重新接受朝廷的官员任命,向朝廷缴纳赋税,历史上称之为“元和中兴”。   然而,这种“中兴”只持续了不到二十年,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再次叛乱,军阀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讽刺的是,李师道本来可以像他的祖父那样,在地方割据与中央朝廷之间找到平衡点,延续李家族的统治。   但他既没有祖父的深谋远虑,又缺乏父亲的沉着稳重,在关键时刻接连犯错,最终把自己逼到了那个肮脏的角落。   当刘悟的士兵把他从厕所里拖出来时,这个曾经让几代皇帝睡不着觉的枭雄,就这样结束了他充满矛盾的一生。   信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一阳 编辑│史叔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