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曼要中国自废武功?14亿人的饭碗岂能

岩哥讲故事 2025-10-22 20:01:53

新加坡总统尚德曼最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讲话里,抛了个让舆论炸锅的观点——要求中国放弃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理由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和美国和平共处、避免战争。我听完直皱眉头:这话说得真是“时机选得巧”?十年前或许还能算“善意提醒”,可如今美国从科技封锁到贸易加税,明摆着在全力挤压中国——这时候提“放弃自给自足”,咋听都像没看清局势的“糊涂账”。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尚德曼口口声声说“放弃自给自足能避战”,可他忘了最基本的生存账:14亿人的饭碗咋办?去年中国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实现“十九连丰”,要是真放下自给自足,全球耕地加起来都不够填中国人的肚子。就像深圳宝安区的跨境电商老板跟我吐槽的:“我们现在连芯片都要备三套供应链,吃饭这种命根子事儿,能靠别人施舍?”这不是阴谋论,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生存常识——自给自足从来不是“封闭”,是给国家装了个“饿不死的保险柜”。 再说尚德曼担心的“中美战争波及新加坡”,这心情完全能理解——新加坡港去年处理了3750万个标准箱,中美航线占了近两成,真打起来港口得变“战场”。但把锅甩给中国?这就有点“拎不清东南西北”了。美国才是亚太地区的“搅局专业户”:从在菲律宾新增四个军事基地,到拉着日本搞“印太经济框架”,哪件事不是在往中美之间扔火种?老广常说“蛇无头不行”——没有美国的推波助澜,中美关系哪会紧张到这份儿上? 您说,要是美国真想避免战争,为啥要在台海问题上反复踩红线?为啥要对中国的科技企业搞“精准打击”?尚德曼要是真为新加坡好,该劝美国收收霸权野心,而不是逼中国“自废武功”。我们做过外贸供应链的调研——去年新加坡有家电子企业,跟着美国的“去风险”政策减少了对中国的原材料进口,结果成本直接涨了20%,订单掉了15%——这就是“选边站”的血淋淋代价。 尚德曼所谓的“自给自足”,其实是对中国“战略韧性”的严重误解。中国的自给自足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建立了从粮食到工业的全链条“内生增长动能”——比如我们的杂交水稻技术,把“谁来养活中国”的问号拉直成感叹号;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占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连欧洲车企都得反过来学我们。这些不是“威胁”,是中国给全球经济的“压舱石”——要是没有中国的稳定供给,疫情期间的全球供应链早崩了。 新加坡该看清——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中国的“自给自足”,而是美国要维持“一家独大”的霸权。要是真想让地区和平,就该推动美国放下“零和思维”,学会和中国“各赚各的钱”,而不是让中国“牺牲发展换和平”。就像我们广东人做“清蒸鱼”,要保持鱼的鲜嫩,得用小火慢炖——国际关系也一样,逼一方“改变”,不如让双方“找平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岩哥讲故事

岩哥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