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国宝级核专家魏世杰夫妻都为中国核事业隐姓埋名26年,或许是受辐射影响,儿子智力低下,女儿患上精神病,妻子三年前离世,80多岁的他,还要照顾两个残疾孩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魏世杰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他原本想当物理老师,闲暇时写点科普文章,但命运给他安排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被调到一个代号“九院”的单位,后来才知道,自己将参与的是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九院的青海基地,位于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这里寒风刺骨,空气稀薄,连生活必需品都极度匮乏。 魏世杰的任务是测试炸药的热膨胀系数,看似枯燥的数字,却关乎着原子弹的成败,每次实验都要求极高的精度,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数据,他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几个昼夜,和一堆仪器为伴,连饭都顾不上按点吃,他说过,戈壁滩的寂寞和危险,是他这一生中从未想过的挑战。 1969年的一天,229车间发生了爆炸,四位同事当场遇难,魏世杰赶到现场时,眼前只剩下一片废墟,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那一刻,他明白了,牺牲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血淋淋的现实,然而,这场事故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他觉得,自己必须扛下这份责任。 但比危险更让人痛苦的,是他未婚妻的离去,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研人员,却因实验事故受到辐射,最终不幸离世,那个女孩的笑容、说话的语气,成了他记忆里抹不去的伤痕,后来,他在小说《禁地青春》中把两人的回忆一一写下,那些温暖的瞬间,成了他笔下的永恒。 几十年的科研工作让魏世杰收获了无数荣誉,他主持完成了多个关键项目,1978年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可这些成就背后,是他对家庭的亏欠,他和同为科研人员的妻子陈位英结婚后,两个孩子因为科研任务繁忙,被送回山东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夫妻俩每三年才能回一次家,孩子们对他们冷漠又疏离。 更让人揪心的是,家庭的困难接踵而至,女儿魏海燕上初中时,因学业压力过大,患上了精神疾病,儿子魏刚是先天性智力障碍,这一点直到接回家后才被发现,1990年,魏世杰申请调回青岛,想着能亲自照顾家人,却迎来了另一场战斗。 妻子因为长期的精神压力,患上了抑郁症,甚至几次试图自杀,女儿的病情反复,生活无法自理,喝水都需要按固定的程序来完成;儿子虽然能简单活动,但经常因为发呆而遭人欺负,他不得不承担起全部的家庭责任,每天在女儿和儿子之间来回奔波,就像当年在实验室里精确计算一样,生活也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 尽管如此,魏世杰并未被这些苦难压垮,他选择从文字中寻找慰藉,他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写作,将自己的青春、家庭和那些未竟的梦想写进书里,从核基地的青春岁月,到家庭琐事的酸甜苦辣,他写了十一本书、两百多万字,甚至有些书他自费出版,只为了给生活留下一个记录。 2011年,他的文章在网络上意外走红,几百万次的点击让他重新被公众认识,七十多岁的他开始走上演讲台,向年轻人讲述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历程,他的演讲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叙述,却打动了无数人。 如今的魏世杰,早已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他为两个孩子买了房和保险,还找了可信的朋友做监护人,他总说自己“幸运”,但这份“幸运”,背后是无数次的隐忍和坚持,他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冠心病和带状疱疹让他随时都得带着药,但他每天依然准时起床,去完成女儿的“喝水仪式”,陪儿子散步,让生活继续下去。 信息来源:面对面丨为国隐姓埋名26年 核弹专家“与苦难握手言和”撑起整个家——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