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心思特朗普估计是看懂了,面对高市的引导,他置若罔闻。 其实也就让日本的传统技能失效了,所谓日本的“传统技能”,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摆拍陷阱。 按日本惯例,外国领导人来访时,他们会特意把日本国旗和对方领导人安排在更靠近摄像头的一侧,再让双方在两国国旗前“各自鞠躬”。 可经摄影师错位抓拍后,传播出去的画面就变了味——看起来像是外国领导人在单独向日本国旗致敬。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德国前总理朔尔茨,都曾栽在这个套路里,成了日本对外“刷存在感”的工具人。 这次高市早苗显然想故技重施,10月28日东京迎宾馆的欢迎仪式上,她多次示意特朗普停下,按照“流程”在国旗前鞠躬。 可特朗普偏不按剧本走,自顾自往前冲,压根不搭理她的引导。 高市早苗当场傻了眼,只能自己匆忙鞠了个躬,再一路尬笑着追上去。 原本该庄重的外交环节,变成了特朗普“乱走”、高市“追赶”的闹剧,成了国际上的笑谈。 有人说特朗普可能是没搞懂流程,以为在检阅军队,但不管是有意避开还是无意为之,结果都一样,日本记者没拍到想要的“致敬画面”,精心挖的坑彻底空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鞠躬闹剧”只是高市早苗媚美外交翻车的缩影。 为了讨好特朗普,她早就付出了实实在在的代价。 今年7月,在美国加征汽车关税的威胁下,日本答应设立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工具”,还得让美国拿90%的利润。 10月28日双方签署的21个候选项目,就是这桩交易的落地,可即便如此,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强调,日本是“在我的指令下”答应的,丝毫没给高市留面子。 高市早苗还想靠“稀土合作”撑场面,和美国签署协议说要构建“独立安全的供应链”。 可这事儿根本经不起细扒,日本自己只有小笠原群岛海域的海底稀土矿,开发技术压根没有,而且15年前中日撞船事件后,日本就喊着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如今依赖度还是高达60%。 所谓的“供应链合作”,不过是个表面光鲜的空架子。 为了换特朗普一句“最伟大的首相之一”的评价,高市早苗又是砸钱又是签空协议,连“推荐特朗普评诺贝尔和平奖”这种没成本的讨好手段都用上了。 可到头来,别说巩固日美同盟,连个简单的“鞠躬流程”都搞砸了,特朗普的“不配合”,不仅让日本的摆拍套路失效,更戳破了高市早苗媚美外交的尴尬,你越是小心翼翼想讨好,对方越不把你的“小心思”当回事。 这场外交闹剧,与其说是特朗普“不懂规矩”,不如说是日本用错了讨好的方式,最后只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