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俄乌战争,快把俄罗斯给拖垮了。错了!真相是,这场战争,正在为俄罗斯,锻造出一批可怕的新一代战将!旧的“办公室将军”们,已经被淘汰了三分之二;而新的“杀神”们,已经开始接管军队。 说起俄乌冲突,得从2022年2月24日那会儿说起。那时候,俄罗斯军队多条战线推进,本以为能速战速决,谁知基辅外围就卡壳了。坦克纵队拉得老长,后勤跟不上,情报又不准,部队在东部哈尔科夫方向吃亏不小。2022年9月,乌军反攻一来,俄方阵地丢了不少地,哈尔科夫周边撤退时,补给线断了,部队协调乱成一锅粥。这事儿直接戳中了指挥层的痛点。 当时国防部长绍伊古管事儿,哈尔科夫那场败退闹得沸沸扬扬。情报慢半拍,协调出岔子,部队退了上百公里。类似毛病在其他将领身上也冒头,比如亚历山大·拉平中将在2022年夏季负责中央集团军群,伊久姆和巴拉克列亚一线推进时,被侧翼突袭打蒙了,空军支援迟到,阵地丢了。拉平2022年10月就调到叙利亚搞后勤,2025年9月又因表现差被彻底免职。 这不是个案。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俄罗斯军方大换血,旧式将领走了一大批。像伊万·波波夫少将在2023年7月,因为直言部队缺支持,就被高层炒了鱿鱼,转去搞后备役。早期还有好几个高级指挥官,因为基辅和赫尔松方向失利,2022年5月前后相继下台。军内数据说,传统型干部,约三分之二因为脱离实战,退出了核心岗位。这波调整从2022年底加码,岗位轮换、训练升级,全是为让军队接地气,贴近战场。 俄罗斯军方这手笔,说白了就是借战火炼真金。那些“办公室将军”,平时离枪炮远,决策跟不上节奏,现在被挤出去,正好给新人腾位置。冲突初期,海陆空三军威名不符实绩,推进慢、损失大,暴露了高层积弊。可正因为这些挫折,军方才下狠心整顿。优先提拔一线军官,实战经验成了硬通货。这不光是换人那么简单,是整个指挥体系的洗牌,为长远打基础。 转到新人身上,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上将是典型。他2008年俄格冲突时就带连队上阵,积累了基层底子。2022年2月冲突升级,他统领南部军区第八集团军,围攻马里乌波尔那场硬仗打下来,成了标志。亚速钢铁厂2022年5月16日投降,两千多乌军人员就擒,这仗让他一炮走红。 后来,莫尔德维切夫转战东部。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阿夫迪夫卡战役,他管多兵种协同,拿下工业节点,2024年3月获俄罗斯英雄称号。2024年4月奥切列季诺战斗,夜袭高效,4月28日全控该村。2024年11月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面对乌军五万兵力和外援,他用无人机先探路,机动分队迂回,封锁退路,把波克罗夫斯克和康斯坦丁诺夫卡摁在包围圈里。决策准,火力省,伤亡小,突破快。 2025年5月16日,莫尔德维切夫接陆军总司令棒,顶了69岁的奥列格·萨柳科夫,后者转安全委员会副秘书。这任命不是天上掉的,全凭战功堆出来的。他那套指挥法,大胆直击要害,强调最小代价换最大地盘,在东部主战场试出来了。 陆军之外,其他军种也动起来。2023年10月27日,维克托·阿夫扎洛夫上将从参谋岗升空天军司令,早年在叙利亚飞过多次任务,打击协调熟门熟路。中部军区2025年5月后换了瓦列里·索洛秋克上将,他54岁,2024年12月先管库尔斯克集群,反击乌军8月渗透,年底收复大片失地。升上将后,转波克罗夫斯克,用机动战术顶住压力。 这些新人上位,新国防部长安德烈·贝洛乌索夫功不可没。他2024年5月接绍伊古的班,从经济口转战军务,强调军事经济跟国家整体挂钩。2024年6月,他就搞技术理事会,推动军工创新。2025年上半年,贝洛乌索夫说部队推进势头起来了,一开始一年解放300到400平方公里,现在更快了。合同兵招募也稳,2025年数据亮眼。 说到底,这波变革让俄军战术活络了。莫尔德维切夫他们大力推无人机,早年俄方设备弱势,现在反过来压乌方一头。操作队放集群,影像实时传,地面穿插顺溜。乌方无人系统常掉链子,战场天平慢慢偏。贝洛乌索夫的改革,数字化管事儿,行政少,资源前倾,实战骨干升迁快,避免官僚拖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