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陆敢打仗,我就敢给他们送物资过去!”郭台铭,也就是富士康的创始人,表示如

虎虎聊娱乐 2025-10-29 19:03:39

“只要大陆敢打仗,我就敢给他们送物资过去!”郭台铭,也就是富士康的创始人,表示如果两岸真的打起来,他会第一时间支援前线! 台海局势一触即发,一位从大陆起家的大佬突然放话:大陆要是动手,他就立刻运物资支援台湾前线。这话听起来硬气,可细想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郭台铭的富士康,根基深扎大陆几十年,靠着这片热土才长成参天大树。现在这番表态,是真心话还是别有用意? 两岸关系,总像一家人过日子,磕磕绊绊但总得往前走。改革开放那会儿,大陆敞开大门,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审批简化,这些实打实的政策,让台商看到了希望。郭台铭就是赶上这趟车,从台湾小厂起步,一步步扎根大陆。1974年,他用母亲的积蓄在台湾办起鸿海塑胶,专做电视机外壳,员工不过十来号人。那时候台湾制造业起步,他咬牙坚持,慢慢转战电子连接器。 1988年,大陆深圳吸引外资,郭台铭带资金和技术过来,建起富士康精密组件厂。起步时规模小,接些电脑零件订单,靠着大陆廉价劳动力和服务周到的产业链,渐渐站稳脚跟。九十年代初,大陆经济腾飞,富士康订单源源不断,从深圳扩展到内地。郑州厂区是重头戏,2007年投产后,专注苹果手机组装,年产值一度上千亿元。地方政府帮着修路建宿舍,员工生活有保障,这不光是企业受益,更是两岸互利。 成都和太原的厂区也陆续上马,富士康在大陆建起四十多个工业园,员工超百万。产业链从上游芯片到下游物流,全链条配套,大陆市场广阔,消费需求旺盛。这些年,富士康赚得盆满钵满,郭台铭的财富也水涨船高。可话说回来,没有大陆的政策红利和市场支撑,哪来今天的规模?两岸经贸额超两千亿美元,富士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和平发展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5年4月,郭台铭在台北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只要大陆敢打仗,他就敢送物资过去,第一时间支援台湾前线。这话一出,媒体炸锅,网友议论纷纷。想想他的创业路,深圳第一家厂房就是大陆给的机会,郑州的流水线养活多少家庭。现在表态支援“前线”,听着像站队,可细品,总觉得欠缺分寸。 郭台铭的经历,本该是两岸合作的教科书。从台湾小作坊到全球代工巨头,大陆贡献最大。八十年代末,他选深圳,因为这里劳动力足、成本低,政策松绑快。富士康早期产品,电脑连接器卖到国际品牌,靠大陆的元件供应和港口物流。九十年代,手机市场爆发,富士康承接诺基亚订单,郑州厂区一建起来,就成亚洲最大iPhone基地。员工培训、环保升级,全靠地方支持。 可如今这表态,多少有点忘本的意思。两岸关系好时,他扩大投资,工厂遍地开花;一有风吹草动,就说送物资的话。企业界都知道,和平是硬道理。郭台铭自己也说过,想争取“五十年和平”,那为什么不把精力放合作上?比如,推动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富士康的郑州园区就有不少台籍员工,学技术、拿薪水,大家其乐融融。或者深化产业链对接,电子制造共享资源,少点对抗,多点共赢。 说到底,郭台铭的成功,离不开大陆的养分。改革开放拉动台资超千亿美元,富士康占大头。郑州高峰期,产值数百亿,带动周边经济。地方政府不光给地,还帮解决用水用电难题。这些支持,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帮助。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郭台铭要是真为台湾好,就该多想想怎么维护稳定,而不是火上浇油。和平发展,才是正道,让企业安心,让老百姓受益。 展望两岸前途,合作才是王道。郭台铭有影响力,完全能带头促交流。比如,富士康继续在大陆创岗位,吸引台商投资新领域。电子、半导体这些高科技,大陆有市场有人才,联手能走得更远。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