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你不是说‘打奉陪,谈敞开’吗?”我方:“对啊,可没说让你先搞事再谈啊!” 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22年3月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利用某个国外品牌手机的短信服务漏洞,偷偷监控国家授时中心十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 直接窃取通讯录、短信、相册和位置信息,这步是为了摸底,铺路后续渗透。国家授时中心是负责提供高精度时间服务,支撑全国通信、金融、电力、交通这些关键领域。 要是时间基准乱套了,金融交易出问题,电网调度失灵,交通系统瘫痪。美方这目标选得准,意图就是想通过扰乱北京时间来打击咱们的基础设施。 2023年4月18日,他们利用之前偷来的登录凭证,直接入侵授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刺探网络架构情况。这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监视了,而是深入内部,准备大干一场。 国家安全机关后来调查发现,美方这系列操作蓄谋已久,属于国家级攻击,目的是窃密和破坏。授时中心作为国之重器,一旦出事,影响波及空天发射、金融系统紊乱,全社会节奏都得乱。 美方这手笔,体现出他们对网络空间的霸权心态,总想用不正当手段占便宜。 到2023年8月到2024年6月,美方部署了一个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整整42款特种网络武器。这些武器不是随便搞的,分门别类:有前哨控守类,用来持久控制目标设备;隧道搭建类,构建加密通信通道,确保攻击隐蔽;数据窃取类,直接提取敏感信息。 总共42个恶意文件和模块,组合起来形成多层加密隧道,隐蔽性极强。 他们针对授时中心的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发起高烈度攻击,还企图横向渗透到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地基授时系统是核心,负责时间同步,要是得手,北京时间的安全稳定就没了保障。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分析研判,追踪溯源,得出这些攻击事件的整体脉络,铁证如山。 这42款武器具体分类:前哨控守类比如eHome_0cx用来维持对设备的长期控制;隧道搭建类,专门搭加密通道避开检测;数据窃取类则负责搜集关键词数据,比如军专网。 美方在战术上很先进,用正常业务数字证书伪装,模拟Windows系统进程逃避杀毒软件,还通过三角测量漏洞隐蔽传输数据。 这种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但用在破坏别国基础设施上,就显得特别没底线。授时中心相关设施要是被破坏,会引发通信故障、金融紊乱、电力中断、交通瘫痪、空天发射失败等严重后果。 这不是商业竞争,是赤裸裸的国家级破坏企图。 国家安全机关在2025年10月19日公布这些细节,就是要让大家看清美方是网络空间的最大乱源。他们一边搞这些攻击,一边还喊着要谈判,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授时中心及时筑牢防火墙,阻断了攻击路径,确保时间系统没出大问题。社会运转保持正常,没出现预期的混乱。 反制措施上,中国从2025年10月14日起实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规定。这是针对美方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的回应。 收费标准:每净吨400元人民币,逐年递增到1120元,一年同一船舶限缴5个航次。五类船舶纳入范围:美国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由美方运营的;美方持股25%及以上的,包括表决权和董事会席位;挂美国旗的;在美国建造的。 首艘受影响的美国船只在港口停靠时,就支付了446万元。这措施精准对等,维护海运公平,让美方感受到挑衅的代价。美方从每净吨50美元起步,逐年到140美元,但咱们的回应是基于法律法规,平等互惠原则。 这事是中美在网络和经济领域的博弈。美方习惯了霸权,肆意妄为,总想用网络武器达到目的。 但咱们现在是攻防兼备,过去可能更低调,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操作,一味退让没用,得用对方懂的方式划红线。网络攻击是无硝烟战场,见招拆招;经济上,他们有优势,中国在规则内找支点。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谁乱来谁买单。希望通过这些曝光,推动更公平的国际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