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就这么说吧,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这种问题! 俄罗斯对芯片的需求点跟咱们不一样,咱们手机、电脑、人工智能全要最顶尖的7nm、5nm晶片,可俄罗斯的核心需求集中在军工、能源、汽车这些领域。这些地方压根用不上那么先进的技术,130nm、90nm的成熟制程就足够撑场面。 英国国防智库拆解过乌克兰缴获的俄罗斯导弹、无人机,发现里面有450种外国组件,但这些大多是民用转军用的普通晶片,不是什么稀罕物。俄罗斯本土的Angstrem工厂早年间就从AMD手里买了130纳米生产线,虽说这技术是2001年的老古董,可架不住军用设备讲究稳定耐用,不是越新越好。 真缺了也不怕,实在不行就走间接渠道,芯片这东西体积小,想弄到手有的是办法。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报告说得很清楚,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八成以上的半导体都来自中国,剩下的要么从土耳其、阿联酋这些地方绕个弯子转运,要么找第三方分销商代买。这些中转国家先把货收下,再悄悄转到俄罗斯,明面上看不出破绽,让西方的出口管制成了摆设。 彭博社查过俄罗斯海关数据,2023年前九个月他们光从欧美公司就弄了17亿美元的芯片,AMD、英特尔这些大牌的产品照样能拿到。就是价格比以前贵了近一倍,2021年一公斤芯片1411美元,2023年涨到2730美元,但架不住需求量没那么大,多花点钱也能扛住。 俄罗斯自己也没闲着,虽说本土制造技术落后台积电十五年,可架不住能精准补位,泽列诺格勒纳米技术中心去年刚造出国产光刻机,能做350纳米制程的晶片。这技术搁现在看确实老,是英特尔1995年的水平,可在汽车、电信行业照样好用。这家公司还拿到了政府57亿卢布拨款,目标是2026年搞出65纳米设备,2030年冲击14纳米。 另一边,沃罗涅日的VZPP-Mikron工厂在研发新型硅衬底技术,用热迁移工艺替代传统扩散隔离,几小时就能完成以前要几周的工序,成本降了不少,还能提升芯片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专门对接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需求。这些操作看似不起眼,却刚好能补上民生和基础工业的缺口。 更聪明的是,俄罗斯懂得“抱团取暖”,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他们跟伊朗刚签了合作备忘录,要一起造光刻设备,还互相开放半导体市场。伊朗本身能生产低端芯片,俄罗斯有基础设备制造能力,俩家凑一起刚好互补。 这步棋很关键,毕竟之前主要靠中国供货,现在多了个备选,心里更有底。中方也明确表态,中俄正常经贸往来不容干涉,美国想阻挠都没理由。除此之外,俄罗斯企业还盯上了RISC-V开源架构,这东西总部在瑞士,不掺和政治,不管是设计芯片还是搭建生态都不受西方限制,几家俄罗斯公司已经在基于这个架构开发处理器了。 西方制裁看着凶,其实漏洞一大堆。芯片这东西太小了,一个手提箱能装几百上千个,偷偷运过去根本查不过来。而且绝大多数半导体都是军民两用,手机里的微控制器换个场景就能用在导弹上,想分清用途难如登天。 美国和欧洲虽然盯着600多家可疑分销商,可执法资源根本不够,真要彻底切断供应几乎不可能。俄罗斯安全部门从冷战时期就练出了走私半导体的本事,现在不过是把老办法翻新了一下。 说到底,俄罗斯不担心芯片问题,核心是没掉进“追求顶尖”的陷阱,他们不需要像中国这样支撑起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也不用搞大规模数据中心扩张,只要能稳住军工、能源这些命脉领域的供应就行。 外部有中国兜底、有中转渠道补漏,内部能造基础设备、能搞技术升级,还能拉着伊朗搞合作,多线支撑之下,自然不用为芯片和光刻机犯愁。这种“按需匹配”的状态,跟中国必须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的紧迫性比起来,确实轻松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