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越南对中国出手了! 在巴西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后,越南居然也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调查,这真的是又想在局部形式上搞动作了。 越南又对我们的热轧板卷出手了,这次的玩法叫“反规避”,听着就比之前的反倾销更刁钻,这事儿是10月29号由他们本土厂家捅出来的,明显是冲着保护自己饭碗来的。 其实这不算新闻了,早在今年7月,越南就对我们和印度的同类产品搞过一轮调查,结果初裁下来,我们的产品被课了19.38%到27.83%的临时关税,可印度那边却毫发无伤,直接豁免,这操作目的性也太明显了。 不过这种贸易壁垒也不是铜墙铁壁,之前巴西也搞过类似调查,再想想越南自己的风电塔案子就明白了,当时积极去应诉的中国企业,最后拿了个零税率的好结果,反倒是那些没当回事的企业,直接被拍上了高达97%的惩罚性关税,这说明只要敢于博弈,就有翻盘的机会。 话又说回来,越南真敢把事情做绝吗?他们自己的制造业是什么状况,心里最清楚,每天都有一艘艘货船载着价值1.2亿美元的零部件从中国开过去,这些东西占据了他们制造业总投入的将近一半,说是经济命脉,一点都不过分。 这种依赖是全方位的,不光是工业品,连电力都需要我们这边输送,以前我们甚至还给他们出口过大米,在这种深度捆绑下,越南任何小动作都得掂量掂量后果,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来我们的反制,比如抬抬电价,或者卡一下关键原料。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很拧巴的现象:一边搞贸易摩擦,一边又对中国承建他们的高铁项目充满期待,说到底还是离不开我们。 这种矛盾行为的根子,在于越南一直想玩的中美“踩钢丝”战略,它一边看着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和高科技,流着口水,一边又在南海搞填海造岛的小动作,跟我们有结构性的矛盾。 可惜想两头通吃,往往两头都落不着好,越南当初兴冲冲地跟美国签贸易协议,结果转头就被人家以“保护海洋哺乳动物”为名,把金枪鱼等海产品给禁了,一年可能损失2.3亿美元,欧盟那边也敲打它,说它没好好履行协议,连美国自己承诺的关税优惠都没完全到位。 越南的这些操作,真不是简单的“不怀好意”四个字就能概括的,它既摆脱不了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又迫切地想保护自己弱小的产业,还想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为自己多争取点筹码,这种种因素搅和在一起,才造就了今天这个一边合作一边摩擦的“拧巴”常态,这恐怕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面对的现实。 医生谢谢你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越南对华热轧板卷启动反规避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