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欧洲人还挺有意思的,就在中美两国达成史诗级协议,稳定世界新秩序的时刻。

亨克孤独 2025-11-04 17:32:26

不得不说,欧洲人还挺有意思的,就在中美两国达成史诗级协议,稳定世界新秩序的时刻。欧洲这边的几个大聪明跳出来大喊:不能让中美两国主导世界的科技发展,欧洲人必须站出来做点什么。   有雄心壮志当然很好,关键是,除了耍嘴皮子,欧洲还有啥能拿得出手的硬家伙?   先看欧洲喊得最响的人工智能领域,欧盟去年刚搞了个《AI大陆行动计划》,把欧洲数字创新中心(EDIH)当成推进AI的关键抓手。   这些中心号称能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覆盖了27个成员国和10个非成员国,算下来总共254个。   听着规模挺大,可经费实在拿不出手。2025到2027年的预算才2.73亿欧元,这点钱要支撑全欧洲的AI生态建设,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尴尬的是实际成效,这些中心主要做的是可行性测试和技能培训,至今没孵出一个能跟中美抗衡的AI企业。   德国一家机构前不久做了分析,23个前沿科技领域里,欧洲在AI的发明专利数量被中美远远甩在身后,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欧洲连拿得出手的AI产品都没有,还说要主导发展,这话谁信?   再说说被欧洲寄予厚望的半导体产业。今年有九个欧洲国家凑一起签了协议,搞了个“半导体联盟”,目标挺唬人,要攻关2纳米制程,还要把汽车芯片本土产能提到50%以上。   可联盟刚成立就暴露了问题。荷兰仗着有ASML,一门心思要扩大光刻机出口;德国却想把制造产能拉回本土,两边根本不一心。   资金和人才更是大难题。联盟没公布具体投入,但业内估算连美国芯片法案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欧洲去年整个风险投资总额才400亿欧元,只够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的三分之一。钱不够,人才也留不住。欧洲高校培养的科技人才,一大半都跑到了中美,毕竟那边给的薪资和机会多太多。没有钱又没人,2纳米制程只能停在纸面上。   欧洲的创新环境本身也透着股僵化劲儿,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吉翁专门说了,欧洲的过度监管把创新活力全扼杀了。就拿AI来说,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条款细得吓人,初创企业推出个新产品,要过的审批流程是美国同行的好几倍。等审批完,市场早被中美企业占满了。   风险投资的短板更致命。欧洲的风投只敢投早期项目,企业要从实验室落地商业化,根本拿不到后续资金。很多欧洲初创企业做到一半,只能跑到美国找投资,甚至把总部迁过去。没有能长大的科技企业,欧洲拿什么跟中美拼?   最讽刺的是欧洲自己拿不出硬技术,反而想出了歪招。最近欧盟在酝酿新政策,想逼着进入欧洲市场的中企转让技术,美其名曰“对等原则”。这招说白了就是自己搞不出,想抢别人的。可这政策连内部都没统一意见,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成员国早就公开反对,能不能落地都是个问题。   欧洲不是没基础,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基础研究成果也不少。可这些成果转不成产品,技术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问题出在机制上,大学和产业界完全脱节,教授办企业还有各种限制,知识产权界定也模糊。好好的科研底子,就这么浪费了。   现在的欧洲,手里没拿得出手的科技硬货,却天天喊着要主导发展。与其耍嘴皮子,不如先把内部的壁垒拆了,把钱和人才留住。不然再喊十年,欧洲在科技领域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最后连跟在中美后面的资格都没了。   来源:观察者网【欧洲太焦虑,德国总理默茨:决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