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orDavis:在构建了两年产品级AI系统后,我终于明白了LLM(大语

爱生活爱珂珂 2025-11-05 09:51:12

Connor Davis:在构建了两年产品级AI系统后,我终于明白了LLM(大语言模型)、RAG(检索增强生成)和AI Agents(智能代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这三者不是竞品,而是同一智能体系的三层结构,很多人用错了。

LLM是“思考大脑”:能推理、写作、理解语言,但知识截至训练时间,无法感知最新信息,比如问它昨天新闻,它只能胡扯。它聪明却“盲目”。

RAG是“记忆系统”:连接静态大脑和实时知识库,检索最新文档,作为上下文输入LLM,模型因此变得动态,准确率大幅提升,还能追踪答案依据。它让AI“有眼有耳”。

AI Agents是“决策执行者”:它们不仅回答问题,还能自主设定目标、规划步骤、执行动作、反思结果,实现复杂任务的闭环自动化。它们是AI的“手和脚”。

实际生产系统应三者结合:纯语言任务用LLM,讲究准确性加RAG,需求自动化则用Agents。未来AI不在于选谁,而是如何架构三者协同——思考、认知、行动。

此外,顶尖实践者还在Agent中加“反思层”,让系统自我评估调整,提升可靠性。哲学上,AI Agents挑战了传统“意识=行动”的定义,推动我们重新思考智能与自主的本质。

总结:理解LLM、RAG、Agents的分工与协作,是打造高效、可靠智能系统的关键。别再孤立使用它们,把它们看作一体化智能堆栈,才能真正释放AI潜力。

原文链接:x.com/connordavis_ai/status/1985663551697273216

0 阅读:0
爱生活爱珂珂

爱生活爱珂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