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美英,以色列对中国车下手?   11月2日,以色列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称,出于对

论史家 2025-11-05 11:58:45

跟风美英,以色列对中国车下手?   11月2日,以色列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称,出于对“信息安全风险”,已下令全面更换军官使用的中国品牌汽车。   以色列军方给出的说法是担心“信息安全”,还提了美国那边的不满,说是中国智能汽车上的摄像头、麦克风还有5G网络,可能会把敏感信息传出去,甚至在吉迪奥尼姆通信兵团基地周边监测到了“可疑数据传输”。   但这理由全是破绽,以军自己都承认,没找到任何证据能证明中国车在主动收集数据,之前还给这些车的系统做过“净化处理”,早就切断了外部传输的通道。   他们最核心的特拉维夫基里亚总部,里面还有中国产的名爵电动车在跑,基地安保部门也没替换,要是真担心泄密,哪能这么双标。   说白了,所谓的安全风险就是块遮羞布,真正的原因明眼人一看就懂。   美国之前就一直在炒作中国联网汽车有风险,还敲定了禁令,从未来几年的车型开始,禁止用中国的硬件软件,前商务部长甚至扯出“中国能让美国路上的车同时熄火”这种没谱的话。   英国也跟着起哄,说中国车是什么“特洛伊木马”,在敏感区域搞封杀。   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这波操作就是在跟节奏表忠心,有当地高级官员都直接说了,就是因为中美博弈紧了,得和美国保持一致。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这偷偷摸摸的样子,国防部特意让招标公司瞒着,不能说排除中国品牌是官方要求,就怕中国不高兴影响经贸合作。   这也不奇怪,中国车在当地卖得太好了,占了进口来源国的头把交椅,尤其是电动车,几乎占了当地市场的八成以上。   以色列本身国土小人口密,特别适合推广新能源,中国车本来是帮他们加速绿色转型的,结果为了站队,硬生生把招标的车型换成了清一色的汽油车,自己的环保目标都顾不上了。   这些年中国汽车越做越好,智能配置跟上了,性价比又高,在全球市场都越来越有分量。   以前车企出海愁的是质量能不能过关、能不能适应当地市场,现在倒好,产品硬了,反而要面对这种没来由的打压。   但话说回来,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车的技术实力真的起来了,要是没点竞争力,人家根本犯不着拿“安全”当借口。   这次禁令只针对军方,普通老百姓该买还是能买,就是想既讨好美国,又不彻底得罪中国,两头都想占着。   可这种左右摇摆的算盘未必能打响,经贸合作讲究的是互信,偷偷摸摸搞歧视性政策,时间长了难免影响双方的合作基础。   而且放弃新能源车型选汽油车,短期看是表了忠心,长期下来不仅增加能耗成本,还得延缓自己的绿色转型进度,这笔账其实一点都不划算。   中方早就明确表态了,这些指控根本没有根据,全球那么多国家都在放心用中国新能源车,从没出过所谓的安全问题。   反倒是以色列自己,之前有过把民用设备改装成危险工具的先例,现在反过来指责中国车不安全,实在说不过去。   对中国车企来说,虽然丢了军方的订单,但民用市场的根基还在,只要技术过硬、做好本地化,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这种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封杀,本质上就是贸易保护,是逆势而为。   全球化走到今天,产业链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想靠搞阵营对立、排除特定国家的产品来求“安全”,根本不现实。   以色列这次跟风,看似站对了队,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发展套上了枷锁。   放弃性价比高的中国车,改用更费油的汽油车,牺牲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环保进程,最后可能只是做了场政治秀。   靠政治站队牺牲经济利益,靠无据指控打压竞争对手,这种操作注定走不长远。

0 阅读:8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