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港独”、“台独”,为啥大家没听说过澳独?很简单,因为葡萄牙给予1981年之

如梦菲记 2025-11-07 10:09:22

听过“港独”、“台独”,为啥大家没听说过澳独?很简单,因为葡萄牙给予1981年之前出生的所有澳门人及其后代葡萄牙护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知道“港独”“台独”这些词,但几乎没人听说过“澳独”,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背后的原因也没那么复杂。   最关键的一点是,1981年葡萄牙修改了国籍法,把那年之前出生的所有澳门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都纳入进来,让他们能拿葡萄牙护照,这个政策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彻底改变了澳门的政治生态。   拿到这本护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自由进出欧洲27个申根国家,可以去那边工作、读书、做生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回归前大概有十几万澳门人申请了这个身份,占当时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有了这条退路,大家心里就踏实了,想出去闯的人有了机会,想留在本地过日子的人也不慌,因为知道万一有什么变化,自己还有个备选方案。   这本护照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给了人们选择权,却没有制造身份撕裂,拿着葡萄牙护照的澳门人,照样过春节、拜祖先、说粤语,该干嘛干嘛,护照只是个方便工具,不代表你就不是中国人了。   很多商人用这个身份去欧洲谈生意,把葡萄牙的东西进口回澳门卖,赚得盆满钵满,留学生拿着护照去欧洲念书,学成回来继续在澳门发展,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让护照成了增值工具而不是政治炸弹。   澳门人骨子里务实,这座城市人口不多,社会关系网密密麻麻,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主要的商会、社团、宗教团体都跟内地保持着紧密联系,谁要是跳出来喊什么独立口号,立马就被孤立了。   澳门的经济命脉是博彩业,而赌场里十个客人九个来自内地,水电粮油这些生活必需品,也都是从珠海那边供应过来的。   要是跟内地闹掰了,澳门连基本运转都成问题,老百姓心里明白这笔账,知道稳定繁荣比什么虚头巴脑的口号重要得多。   葡萄牙在澳门的管治方式也很特别,从16世纪中叶开始,葡萄牙人就在这里做生意,但他们从来没把澳门当成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   1887年签的条约,葡萄牙拿到的只是“永驻管理”权,不是主权,到了1974年康乃馨革命之后,葡萄牙新政府干脆利落地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早晚要还回去,这种明确的定位,让澳门少了很多纠结。   整个殖民时期,葡萄牙在澳门的人数一直很少,最多也就一千多人,主要负责港口和税务,他们不怎么管本地人的生活,华人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传统节日照过,家族生意照做,语言文化都保留得好好的。   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让澳门保持了完整的中华文化根基,到了回归的时候,95%以上的居民都是华人,剩下那点土生葡人本来就是中葡混血,说着流利的粤语,既吃蛋挞也喝早茶,根本分不清到底该算哪边的。   1979年中葡建交的时候,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了共识,葡萄牙明确表态承认澳门是中国的,以后要通过谈判解决归还问题,从那时候起,澳门社会就开始做心理准备了。   等到1987年签《中葡联合声明》,整个过程顺顺当当,双方没吵过一次架,葡萄牙配合中方做回归准备,甚至还帮着完善学校医院这些公共设施,1999年回归那天,澳门人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反而是普遍的接受和期待。   回归之后的日子过得更稳当,“一国两制”在澳门落实得很到位,原来的生活方式一点没变,博彩业继续做,葡式建筑照样保留。   中央政府还出台了一堆支持政策,什么CEPA、横琴合作区,给澳门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发放各种福利补贴,住房津贴、长者补助,老百姓对现状满意,自然不会去折腾什么独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