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近日报道,湖南益阳,一老板在收到了327万元工程款后,却拒不给工人结清工资,而是把这些钱用来周转其他项目,结果拖欠了18名工人77.9万余元工资,最终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网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三百多万工程款到手,却发不出几十万的工资?”这听起来像个荒唐的玩笑,却是湖南益阳资阳区十八名工人的真实遭遇。 “我不是不想给,只是现在资金紧张……”这是张老板最初的说辞。可工人们看到的是,他依旧每天开着车,他的应酬照常进行。原来,2024年7月,张老板收到钱的时候就已经盘算好,这327万足够支撑他的新项目,至于工人的工资,拖一拖又何妨? 一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工人表示,他们也理解老板有难处,但大家也需要养家、要吃饭。每次老板说“再等等”,他们都选择相信,因为除了相信,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尝试过温和的沟通,找过劳动部门,走过调解程序。每一次,张老板都满口承诺,却始终不见行动。这种欺骗,恰恰就是所有恶意欠薪行为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是对金钱的占有,更是把十八个家庭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都成了可以牺牲的数字。 而当人社局限期改正指令书送到周老板手上时,他依然不以为然。这种傲慢,源于对法律的误判,更源于对劳动者价值的轻视。他或许认为,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把钱补上,却不知道法律早已经把恶意欠薪入了刑。 “我以前也觉得,欠薪顶多是民事纠纷。”但当他被判有期徒刑14个月,缓刑16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时,周老板终于低下了头,“现在我明白了,这是犯罪。”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9月,在多部门联动下,77.97万元工资全部追回。工人们拿到辛苦钱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背后,是法律给予的底气。 周老板也许并非天生的“恶人”,在生意场上,他可能是个“精明”的商人。但这种精明用错了地方,他把工人工资看作可以无限期占用的无息贷款,把劳动者的忍耐当作可以利用的弱点。 现实中,这种“精明”并不少见。许多小企业主在资金周转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拖欠工资。他们有一套自洽的逻辑:等项目回款、等下一笔投资、等市场好转……唯独没有把工人按时回家过年、孩子九月开学交学费这种“小事”放在首位。 这个案子的判决不仅扭转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更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红线:企业经营可以有风险,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不容侵犯;资金可以紧张,但诚信底线不能失守。 毕竟,工人们讨要的,只是他们该得的辛苦钱。 信源: 豫视频——男子拖欠18人工资77万余元获刑 男子拖欠18人工资77万余元获刑,法院:系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文|一阳 编辑|史叔

用户10xxx70
赔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