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本是咱们看病买药的“救命卡”,可最近央视曝光,这卡竟被不少药店和企业当成了

夏日朗晴 2025-11-10 10:07:36

医保卡本是咱们看病买药的“救命卡”,可最近央视曝光,这卡竟被不少药店和企业当成了“购物卡”,甚至成了某些人“薅羊毛”的工具。牙刷、面膜、防晒冰袖这些日用品,换个“医疗器械”的马甲,就能刷医保卡买单,这事儿听着就离谱,可它真真切切地在多地药店上演着。 记者暗访发现,在海王星辰、大参林这些连锁药店里,标着“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牙科用毛刷”,其实就是普通牙刷;被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医用敷贴”,实则是面膜。更夸张的是,河南郑州一家药店的防晒冰袖,备案成了“医用隔离垫”,堂而皇之地刷医保结算。生产商直言不讳:“这就是为了能刷医保,打上医用名称而已。”甘肃兰州的药店里,所谓“医用护肤品”套着医疗器械的外壳,六成销量靠医保卡支付,一年就能刷走600万元医保基金。 这事儿为啥能成?说白了,就是钻了监管的空子。企业把日用品包装成医疗器械,只要备案就能进医保目录;药店为了多赚钱,明目张胆宣传“可刷医保”,甚至教顾客怎么“薅羊毛”。可医保基金是咱们的“看病钱”“救命钱”,不是谁家的零钱罐。按《社会保险法》规定,医保卡只能用于医疗相关支出,这种把牙刷当医疗器械卖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骗保,违法!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乱象背后,是药店和企业的双重逐利。药店单纯卖药利润低,卖“医保版日用品”能多赚;企业把普通产品包装成医疗器械,成本低、利润高,还能借医保渠道快速铺货。就像河南那家企业,靠“医用隔离垫”拿下全国2万家药店的订单,合同金额9000万元。可这钱是从哪儿来的?是咱们每个参保人账户里的真金白银啊! 医保基金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天能用医保卡买面膜,明天就可能有人用这钱买奢侈品。监管部门必须严查,该追回的钱追回,该罚的罚到位,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同时,咱们每个人也得长个心眼,医保卡里的钱是救命用的,不是用来“薅羊毛”的。遇到药店推荐“可刷医保”的日用品,多问一句:“这真是医疗用品吗?” 说到底,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只有监管严了、企业诚了、咱们醒了,这钱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儿?对这种“薅羊毛”行为,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这事儿说透! (案例来源:央视财经)

0 阅读:21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