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找你们三十多年了,找得好辛苦。”当王丽琼含着泪说出这句话时,无数网友的

夏日朗晴 2025-11-10 20:07:40

“爸妈,我找你们三十多年了,找得好辛苦。”当王丽琼含着泪说出这句话时,无数网友的心跟着揪了起来。这位福建女子的人生,从出生第三天就被彻底改写——亲生父亲和外婆用120元,把她变成了“商品”。 王丽琼回忆,1986年9月25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她还没来得及感受母亲的体温,就被送到了陌生人的家里。养父母告诉她,是父亲和外婆亲手把她“卖”掉的。更令人心碎的是,在养父母家的日子里,她从未体会过“家”的温暖。棍棒、皮带、拳头成了日常,身上至今留着狰狞的伤疤,最严重的时候,她连站都站不稳。如今她已年近四十,可寻找亲生父母的执念,却像一根刺扎在心里。 这不是孤例。2019年江苏常州,一对父母把出生3天的女儿挂到网上,5万元卖给南京夫妻;2020年成都,父亲冯翔因“实习没工资”要价6.5万;2018年义乌,小辉因“二胎是女儿”4万元转手……这些案例里,父母们用“养不起”“重男轻女”“意外怀孕”当借口,把亲生骨肉明码标价。可现实是,当今社会连低保家庭都能领到每月几百元补贴,社区有免费疫苗,学校有义务教育,养个孩子真会“活不下去”吗? 说到底,这些父母缺的不是钱,是“人”的底线。牛羊尚知护犊,人却能为了几万块、甚至几百块,把十月怀胎的孩子当货物交易。更讽刺的是,有些买家打着“收养”的旗号,实则满足自己传宗接代的私欲。就像王丽琼的养父母,收养她不是因为爱,而是需要一个“出气筒”。这样的“家”,比孤儿院更冰冷。 法律早已划清红线:拐卖儿童罪,五年起步,情节严重可判死刑。但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一是观念扭曲,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根深蒂固;二是侥幸心理,觉得“亲生父母卖孩子不算拐卖”;三是灰色链条,中间人、买家形成利益网,让交易更隐蔽。就像2019年常州那起案件,女婴被转手多次,涉案多人全部落网,可见这条产业链有多猖獗。 王丽琼的寻亲视频下,有人骂“这样的父母不配为人”,有人劝“放下吧,他们不值得”,可她依然执着:“就想知道真相,哪怕他们说一句对不起。”这份执念,何尝不是对“被爱”的渴望?她想证明的,不是血缘多重要,而是“我值得被好好对待”。 现在,我们该问问自己:如果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那至少该有做人的基本良知。孩子不是附属品,不是“养不起就能扔”的累赘,更不是“换钱”的工具。他们来到世界,应该被温柔接住,而不是被推入深渊。 如果你是王丽琼,会选择原谅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惩罚,才能让“卖孩子”的人真正醒悟?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案例来源:都市报道)

0 阅读:35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