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武契奇几天前曾表示塞尔维亚愿意为北约提供弹药,且不会追究提供的弹药用途,即便

史鉴奇谈 2025-11-10 12:12:25

源于武契奇几天前曾表示塞尔维亚愿意为北约提供弹药,且不会追究提供的弹药用途,即便是为乌克兰使用等言论后,俄罗斯对武契奇的容忍度和耐心已基本丧失了。   扎哈罗娃这次一点都没客气,她直接戳破了武契奇各种声明里的自相矛盾之处。她指出,塞尔维亚方面嘴上一直说坚持军事中立,还承诺不会向冲突地区输送武器,但实际行动却完全是另一码事。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甩出了两条清晰的证据链,把塞尔维亚弹药是怎么偷偷运往乌克兰的路径都给扒了出来。   一条路是借着北约的中转站,塞尔维亚的炮弹先运到捷克或者保加利亚,在那里被重新包装一下,贴个新标签,然后就混在其他物资里运去了乌克兰。   另一条路更是绕得远,竟然绕道非洲,利用尼日利亚、肯尼亚这些国家当跳板,中间还伪造了一堆最终用户证书来掩人耳目。这些证据直接打脸了武契奇之前“我不知情”的辩解,俄罗斯方面觉得这根本就是对自己赤裸裸的背叛,完全辜负了两国人民之间那种传统友谊。   武契奇这边呢,他也有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塞尔维亚那国防工业可是养活着将近十五万工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曾经无奈地反问:“我们能往哪儿出口?亚洲不行,非洲不行,欧洲不行,美洲也不行。难道要我们把武器卖到南极去吗?” 说白了,他就是想靠着军火生意维持国内就业和经济稳定,同时又不想明目张胆地得罪俄罗斯。   所以他之前一直试图推行一种“平衡外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不原则”:不公开反对俄罗斯,不直接援助乌克兰,也不完全倒向西方。他还想着既能赚到军火利润,又能维持住和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   但事实证明,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走钢丝,难度实在太大了。俄罗斯人觉得他这是“懦弱的多维主义”,而且认为他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周旋空间。结果就是,武契奇这次搞得里外不是人,既因为可能违反军火合同而失信于西方,又没能挽回俄罗斯的信任,落得个两头捞不着好的尴尬局面。   其实俄罗斯对武契奇的这种摇摆不定,不满已经积压很久了。就拿今年早些时候来说,武契奇顶住了欧盟的强烈警告和威胁,甚至放话“天塌下来也不改主意”,坚持要去莫斯科参加红场阅兵。   那个时候,俄罗斯可是把他当作值得珍惜的伙伴的。但另一方面,塞尔维亚为了推进加入欧盟的进程,在外交上也有过一些让莫斯科不快的举动。   比如有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塞尔维亚竟然在一项关于乌克兰的决议上投了赞成票,那个决议被普遍认为是“反俄”的。虽然后来武契奇赶紧道歉,说那是“技术性错误”,塞尔维亚本来应该投弃权票的,而且克里姆林宫当时也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   但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无疑已经在俄罗斯心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欧盟一直在给武契奇施加巨大压力,把承认科索沃独立和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作为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先决条件。   武契奇自己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有一个选择:我们明天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明天就承认科索沃独立,然后我们就能如愿尽快加入欧盟。” 但他也明确表示,这两步对塞尔维亚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这次武契奇关于向北约提供弹药的言论,在俄罗斯看来,很可能就是他在西方压力下做出的又一次危险妥协,甚至是外交政策可能转向的一个信号。   俄罗斯方面显然已经受够了这种来回摇摆。扎哈罗娃的猛烈抨击就是一个明确警告,意味着俄罗斯对武契奇的容忍度正在快速消耗,甚至可能已经逼近底线。   克里姆林宫虽然之前曾表示理解塞尔维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处境“相当不简单”,但理解不等于会无限度地纵容。这种理解显然是有红线的,而向乌克兰冲突提供支持,无疑就触碰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和战略红线。   武契奇现在面临的局面真是糟透了。国内那边,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就没消停过,反对派指责他腐败并且打压媒体自由,搞得他焦头烂额。   国际上,他更是被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左右为难。他试图向俄罗斯解释,强调塞尔维亚会“不顾一切维护自己在作出政治决定方面的独立自主”,同时还会“继续走欧洲道路”,并且保持“军事中立”。   但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说法,在残酷的地缘政治现实面前,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之前计划访问塞尔维亚,行程竟然因为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和黑山这些国家禁止其飞机过领空而受阻。   这件事本身就说明,塞尔维亚想完全自主地开展外交,空间正被挤压得越来越小。拉夫罗夫当时就气愤地说,一个主权国家居然失去了开展外交的权利,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武契奇之前还能偶尔打个“感情牌”,比如在遇到外交风波后,赶紧给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打电话,强调两国“真诚的密切关系”,甚至对外说自己在美国白宫都为塞尔维亚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做过辩护。但现在看来,俄罗斯可能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