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11月8日晚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的言论,引发日本国内舆论哗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表示:“若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则不排除动用武力。”薛剑总领事对此评论:“只能毫不犹豫地斩掉那擅自闯入的肮脏头颅。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这句话迅速在日本网络上引爆热议,许多日本网民认为这是对外交礼仪的严重冒犯,甚至有人宣称这等同于“对主权国家宣战”。 若深入探究薛剑总领事为何选择如此直白的表达方式,需要回顾他近年来的外交风格。薛剑总领事在日本的履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的独特风格,一些日本媒体曾给他贴上“战狼外交官”的标签。 但薛剑本人对此有过明确回应,他表示:“我不认为自己是战狼外交官。如果真要用这种说法的话,我们中国外交官不是狼,反而是与狼作斗争的外交官”。这种外交风格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外交整体上更加自信、主动的姿态。 薛剑总领事在之前的多次访谈中阐述过他的外交理念。他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太习惯于中国人遇事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了,但是时代已经改变,中国外交的风格范式自然也会跟着转变。 他在2021年接受《文艺春秋》采访时就明确指出,中国对外的一些强硬表态和做法,都不是主动挑起,而是被动反击、迫不得已。这种理念在此次回应高市早苗的言论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政界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言行中的最新表现。2024年5月,日本自民党议员铃木馨佑竟然公开承认将政治资金用于“对台关系”。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当时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尖锐质疑,日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就承诺与台湾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现在所谓“与台湾的‘外交’”又从何而来?这些事例表明,日本政界确实存在一股势力,正在不断试探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薛剑总领事的强烈反应,也折射出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过,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台湾问题与历史问题并列,均是有关邦交正常化的核心问题。 日本曾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如果50年后反悔,将让两国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日本一些政治人物宣扬“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仅完全违背了中日之间的政治文件原则和精神,也是对日本自身承诺的背弃。 从日本网民的反应来看,很多人似乎只关注薛剑总领事尖锐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引发这一反应的背景和原因。这种选择性关注恰恰暴露了日本社会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存在的双重标准。 当日本政客发表挑衅性言论时,他们认为是言论自由;当中国外交官作出必要回击时,却被指责为“战狼”。这种不对称的舆论环境,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薛剑总领事在2022年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采访时,曾对中日关系有过深刻的论述。他将当下的中日关系比喻为“漂泊在汪洋大海上的一艘巨轮,遭受风浪和海盗的侵袭,情况令人十分担忧”。 他当时就警示日本,要保持清醒与理性,不要再犯历史性错误,不要在涉华问题上误判形势。这些论述为我们理解他此次的强硬回应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薛剑总领事的外交活动并非只有强硬一面,他同时大力推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他积极组织日本民众访问中国新疆的活动,在线出席《亮仔带你看真实新疆》系列漫画首发会,走基层、“接地气”,持续加强新时代中日民间交流。这种既坚持原则又积极开展民间外交的风格,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专业素养和多元能力。 在2023年日本强征中国劳工与万人坑专题演讲会上,薛剑总领事曾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呼吁日本要坦诚面对历史,从过去所犯错误中汲取深刻教训。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台海局势。日本只有真正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不得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势力,才能避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薛剑总领事此次引发的舆论风波,实际上反映了中日关系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不会因一次外交交锋而解决,但必要的直言不讳至少可以防止误判。中日两国是永远的邻邦,如何在不回避分歧的同时维护关系大局,是对两国智慧和耐心的长期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