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初,印缅战场,英军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每一个倒在战场上的日军尸

陈砚之 2025-11-10 20:12:34

1944年7月初,印缅战场,英军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每一个倒在战场上的日军尸体都骨瘦得可怜,甚至一些士兵临死前,往自己的嘴里塞枯草树皮,一个个日军狼狈的倒在战场上死状惨烈…… 牟田口廉也出生在1888年,日本佐贺县一个普通家庭。他早年进陆军士官学校,1910年当上少尉,一步步爬升军阶。1930年代初,他是大佐,在关东军第2师团步兵第4联队任职。1937年7月,他指挥部队在卢沟桥地区行动,直接引发了那场事变。这让他在军中名声大噪,继续参与各种作战。 1939年,牟田口升少将,当上第18师团长。这个师团兵力多达几万人,是日军中规模大的部队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18师团打马来西亚战役,他带队推进,攻下新加坡等地。1942年4月,第18师团占了英国野战医院,他下令处决多名医护和伤病员,这事战后闹得沸沸扬扬。 1943年,牟田口升中将,接管第15军。这个军有第15、第31、第33师团。他一上任就盯着印度东部,鼓吹用3个师团加上3周粮食搞轻装突袭,拿下英帕尔。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和缅甸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先是摇头,说后勤太冒险。可牟田口死缠烂打,上报大本营。1944年1月,大本营批了代号乌号作战计划,让他全权指挥。 牟田口在战役里爱管闲事,撤了好几个师团长。进攻失败后,他1944年被免职。战后他回日本,活到1966年8月才走。 印缅边境那地方,山脉连绵几百公里,海拔高的地方有一万英尺。缅甸境内先过宽一千米的亲敦江,再翻海拔两千五百英尺、宽五十公里的明京山脉,全是丛林,人烟稀少。行军路就那么两条三条,主路从曼德勒经瑞波、达木到英帕尔、科希马、迪马普尔,一千两百多公里,多是羊肠小道。雨季从6月到9月,大雨没完没了,河水泛滥,路塌方,交通全断。 英帕尔在印度东部缅甸边上,周围曼尼普尔山脉,平原长四十英里宽二十英里。英军从缅甸败退后,把这儿建成大基地,军营医院军械库弹药库到处是。美国援助物资堆成山。从吉大港到阿萨姆邦的交通线上。日军瞄准这儿,因为它是盟军反攻跳板。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带第15军三个师团过亲敦江开打。 蒙巴顿住院时听到消息,缠着绷带赶到斯利姆指挥部。两人商量后,英军撤到英帕尔附近高地布防。日军离后勤基地远,靠丛林小道运东西。盟军飞机管着天,补给顺畅,还堵日军供应。雨季快来,日军得速战速决。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主攻。第33师团分左右翼追英印第17师。3月15到18日,到通赞东侧和辛格尔,英印师一千多辆车在悬崖小道上爬,日军咬尾巴。 右翼占了吐特姆后撤走,英军马上重占。左翼打得猛,发电说毁密码本处理军旗,柳田师团长以为要全灭,下令撤,等于放英印师带着炮跑回英帕尔。柳田说补给问题大,建议停战转防,牟田口气炸了,撤他职,让田中信男上。田中带队冲到比辛布尔,离英帕尔西南二十公里,堵了南通道。第15师团从北路过丛林河道,4月8日拿下秘宣,封北路。 5月上旬,牟田口把主攻全压第33师团,从山本支队调坦克重炮,从第53师团调两个步兵大队加码。对手是英印第20师和第17师。日军先占了突出山头,英印第5师来帮,双方打到5月初,日军从山头南端退。雨季来了,大雨越下越大,地滑得不成样。日军没空投,陆运补给少得可怜。官兵抢当地稻谷吃,人少的地方就野菜野兽顶着。 盟军飞机炸得日军晴天不敢生火晒衣服。蒙巴顿觉得雨季帮大忙。英印军开始反击,5月15日第48旅插到第33师团后,在33号里程碑挖工事。日军急了,扔所有部队反扑,四天后第15师团一部也上,还是被打退。第48旅推到莫伊朗,又设点威胁日军后路。牟田口改主攻,绕英帕尔北面。6月10日和英印第20师撞上,拉锯战打起来。第33师团驮牛马死光,弹药快尽,官兵饿肚子还得抗疾病。 到22日,日军冲出丛林,到英帕尔边上。可战斗力剩不到30%,打不动了。补给决定一切。英印兵有弹药食物甜酒换洗衣,日军嚼野菜稻谷。英印第17师一个营占吐特姆被围,空军扔水袋,士兵守住了。日军下层没上级管,士气撑不住。第31师团在科希马也出事。英帕尔战役还包括科希马和乌科鲁尔打仗,和英帕尔差不多同时。从3月到7月,日军大败。盟军转总攻。 战役收尾,日军在英帕尔平原边上撑不住。蒙巴顿指挥英印军反推。日军退成溃败,扔装备赤脚走泥路,好多饿死病死。7月3日,牟田口停乌号作战,第15军撤向亲敦江。河水涨,很多人淹死。英军追上见尸体,口中枯草树皮,瘦成皮包骨。9万日军出征,只1万多活着回去,3.2万战死,更多败退时饿死病死。 牟田口指挥不切实际,补给崩盘,第15军毁了。他撤了好几个师团长,自己7月被河边正三免。南方军重组指挥,他回日本。战后没审判,活到1966年。盟军收复缅甸地。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