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了,荷兰主动来华 当地时间13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宣布:荷兰政府代表团将

小威武 2025-11-15 10:10:03

不等了,荷兰主动来华 当地时间13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宣布:荷兰政府代表团将于下周初前往中国,寻求解决有关中国企业的相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是荷兰主动提出来中国解决问题,而中方也同意荷兰经济部派人来华磋商。 这也足以说明,荷兰意识到,如果继续对中国企业采取行动,将彻底惹毛中国,这不利于两国的关系发展以及合作,所以选择主动协商! 卡雷曼斯大臣的表态折射出荷兰政府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在媒体面前坚称“不后悔”,另一方面又急忙派高级代表团赴华商谈。 这种外交上的“双重表述”暴露了荷兰在半导体问题上的困境。 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布行政令,以所谓“对荷兰及欧洲的经济安全构成风险”为由,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公司妄加干预。 随后,10月8日荷兰企业法庭作出判决,强行托管一家中国上市企业全资子公司99%的股份。 中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布行政令以及10月8日荷企业法庭作出错误判决之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是稳定和安全的”。 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已超越双边经贸范畴,演变为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稳定问题。 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70%以上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中国东莞工厂。荷兰政府的强行干预,直接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出现系统性风险。 中方为了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已经采取了务实举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透露,中方已“对合规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尽最大努力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畅通与稳定。 但效果有限。由于荷方所作所为,全球半导体产供链依然脆弱,形势依然严峻。荷方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反而坐视安世(荷兰)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晶圆、发律师函阻止中国代工厂对外供货。 这一系列举动导致不少车企仍面临断供风险,将一家企业的内部矛盾升级成全球范围半导体产供链的系统性风险。 这场争端表面上是投资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实质则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主导权之争。 卡雷曼斯大臣在采访中试图淡化美国因素影响,强调“荷方的决定与美国无关,未受到美方任何施压或胁迫”。 但地缘政治阴影仍隐约可见。 中方直指荷方行为已严重损害荷兰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中方商务部发言人批评道,荷兰是崇尚法治的国家,但在该事件中,荷方一些人既未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也没有保护外资企业的正当权益。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卡雷曼斯大臣亲口承认,仅仅凭借某些人去大臣办公室谈话,就引用冷战时期制定但从未启用的《货物可用性法案》,匆忙出台部长行政令。 中方商务部发言人评价道:“这种做法既是轻率之举,更是荒唐至极”。 眼下,荷兰高级代表团即将赴华,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希望荷方带着建设性方案来,而不是做做样子、旧调重弹。 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任何一国的单边行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才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 中方态度明确且一贯:“希望荷方切实展现与中方真诚合作的意愿,尽快提出实质性、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如同精密时钟,一个齿轮的卡顿就会让整个系统失准。当荷兰高级代表团下周初抵达北京时,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中方的严肃立场,还有全球汽车、电子行业担忧断供的焦虑目光。 解决这场危机的关键钥匙掌握在荷方手中——是继续坚持“仍会作出同样决定”的固执,还是拿出诚意撤销错误决定,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0 阅读:52
小威武

小威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