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引擎,湘江科学城正迎来高校资源的密集集聚,湖南大学、湖南师

一三大树哥 2025-11-15 19:53:02

作为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引擎,湘江科学城正迎来高校资源的密集集聚,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这四大顶级高校的“会师”蓝图日渐清晰。这片规划面积达145.5平方公里的科创高地,正以“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理念,打造中部科教创新新标杆。 目前,湘江科学城的高校布局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湖南大学科创港新校区总投资超50亿元,11月3日已实现首栋宿舍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9月正式投用,将有效缓解该校住宿资源紧张的压力。与之相邻的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于9月27日开工,1340亩的用地规模可容纳2万余名学生,重点布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计划20 28年迎来首批新生 。 中南大学的落户更是敲定关键一笔,其国家大学产业园已明确选址科学城兴隆湖板块,规划面积达2717亩,将打造新能源与车辆工程创新基地,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与中试孵化,成为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区首个落地的高校重大项目。从2024年签署合作协议到地块预征推进,这场校地合作正加速落地,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最受关注的湘潭大学新校区选址终于有了官方定论。近日学校回应校友建议时明确,将优先推进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区)选址,校本部扩建未列入备选方案。根据规划,湘大科创港(产教融合中心)有三大选址方向,其中紧邻湖大、湖师大新校区的九华黄家湾片区或兴隆湖周边地块成为热门选项,不仅能实现“三校联动”,还可借助长沙地铁3号线延长线的交通优势,形成高校集群效应。该项目一期用地500亩,总投资11.3亿元,预计2026年动工、2029年投用,国家层面还将提供最高30亿元的建设资金支持。 交通配套的协同规划更让这份蓝图锦上添花。有提议将地铁3号线黄家湾站或船形山站更名为“湘潭大学站”,让轨道交通串联起多所高校,实现资源互通共享。随着暮坪大桥、潭州大道等交通干线的完善,湘江科学城已形成“四山四水一心多廊”的生态格局与便捷交通网络,为高校师生提供宜居宜学的环境。 四大高校的聚集并非简单的空间叠加,而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湖大、湖师大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南大学的产业转化能力,再加上湘潭大学在应用学科的优势,将形成覆盖科研、中试、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未来,这里不仅是高端人才的集聚区,更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地,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注入核心动力。 随着各项建设的稳步推进,湘江科学城集齐湖南高校“四大天王”的愿景正逐步照进现实。这片承载着中部科创崛起使命的热土,即将以科教融合的新姿态,书写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0 阅读:63
一三大树哥

一三大树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