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英国议会会场为何如此狭窄、窄小?其实这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有很多,一

观今言史啊 2025-11-20 14:36:26

很多人不理解,英国议会会场为何如此狭窄、窄小?其实这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有很多,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议员们卷起来。   英国议会的下议院,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最多的那个会场,确实很小,总共有六百多个议员,但座位最多只能容纳四百来人。   这就意味着,每次开会都不是人人有座,晚来的人只能站着或者挤在角落里,所以你看很多议员开会的时候压根坐不下,全挤在走道边,甚至有人坐在地上。   这场景搁别的国家,可能早被批评为不尊重议会制度,但在英国,这反而成了传统。   这套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年英国议会就是在教堂、宫殿的厅堂里临时凑合开会,后来干脆把这种紧凑挤压的格局保留下来。   重建之后,也没想着扩建,而是原样保留。表面上看,这是保留历史文化,实际上更深的考虑,是想让议员们“动起来”。   你想啊,一个会场里连坐都坐不下,要想在议会里有话语权、有存在感,就得提前来抢座、积极发言、争取媒体曝光。   那些懒散的、混日子的议员,根本没法在这种环境下混得下去,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卷起来了。   你不抢座位,就没有镜头;你不积极参与辩论,就容易被边缘化。这种空间上的逼迫,反倒成了一种无形的激励机制。   而且这会场的布局也很有讲究,两边是政府和反对派席位,中间没有桌子,只有一条红线,代表历史上“剑不能越线”的规矩,距离设计得刚刚好,既能让双方对视争论,又不至于打起来。   声音在这个密闭空间里传播得快,气氛容易热烈,一吵起来全场都能听得见,很多议员就靠一场场唇枪舌战打出名声,甚至一步步走上内阁或者首相的位置。   再说说英国的议会文化,跟别的国家的议会不同,英国下议院的辩论风格极其激烈,几乎没有人安安静静听别人发言,更多的是不断插话、质询、反驳。   整个会场就是一个“战场”,谁反应快、论点硬、声音大,谁就能占上风,这种辩论风格,恰恰需要一个紧凑的空间来烘托气氛,如果换成像联合国大会那种会场,一个人讲,其他人低头刷手机,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也有英国人自己吐槽这个会场不够现代,连个空调都没有,夏天热得跟蒸桑拿一样,但议会方面的回应是,这种环境能让议员们更专注于议题,少点舒适、多点斗志。   说得直白点,就是不让你坐得太舒服,免得你一坐下就开始打哈欠、走神。你想要发言,就得争取位置;你想有存在感,就得在有限空间里脱颖而出。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制度和空间设计其实是可以促使人行为发生变化的,在英国议会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议员们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说话抢得比谁都快,政策辩得比谁都狠。   这种“卷”的文化,不是靠规定硬逼的,而是靠整个环境一步步塑造出来的。久而久之,谁不“卷”,谁就被淘汰。   而且别看英国议会会场小,但议会的权力不小,各项政策、预算、法律都是从这里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越是这样一个高权力密度的地方,越不能让人舒舒服服坐着混日子,说到底,议员不是来享受的,是来干活的。   没有好座位、没有空调、没有专属办公桌,反而让人清楚地意识到:你得靠本事挤出头,不然连站的位置都没有。   所以说,这个小小的议会会场,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它不是落后,而是另有用意,这种“卷”的文化,不是坏事,反而是民主制度里最直接的推动力。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涨知识 | 空间与民主:英国议会大厦的那些事》  

0 阅读:3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