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兵娶日本女战俘,在农村几十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步入晚年才发现妻子是日

武某人 2025-11-22 16:23:26

四川老兵娶日本女战俘,在农村几十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步入晚年才发现妻子是日本贵族。 1973年冬,一封信从东京寄到四川绵阳的一处村庄,收信人名叫大宫静子。落款处的印章清晰可辨——“大宫家族事务所”。她拆开信后沉默了很久,直到晚饭时才对丈夫刘元达说:“我骗了你三十年。” 那年刘元达已年过六旬,他愣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坐下听她慢慢讲。静子说,她本名大宫静子,来自京都,父亲曾是日本贵族院议员,家族在昭和时期享有极高声望。战争爆发后,她被征召入军队担任随军护士,远赴南洋战场。直到1945年战败被俘,送往中国收容。 而她在中国的这几十年,并未提起身世。 刘元达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他回忆起战后的第一年,自己曾是川军的营长,负责看押一批日籍伤员。那时他见过这个安静的日本女人,在简陋的医院里照顾伤兵,分不清敌我。静子曾偷偷为中国士兵换药,也曾为饿得奄奄一息的俘虏哺汤。 某天深夜,值勤的士兵报告她打算逃跑。刘元达带人搜查,在废旧仓库角落找到她。她没有反抗,只是低声说:“我想活下去。”那一刻,他收回了举起的枪。 之后她一直留在驻地,战俘遣返时却坚决拒绝登船。理由是“在日本无家可归”。没人追问细节,她就被分配到农场,干活、洗衣、做饭。再后来,两人成了夫妻。 村里人对这桩婚事议论纷纷。有人劝刘元达说:“你堂堂一个抗战老兵,怎能娶个日本女鬼子?”他没争辩,只说:“她是个好人。”静子在村里极少说话,做事干净利落,凡事不与人争。 几十年间,他们从未出过远门。直到那封信出现。 信中说,大宫家族已确认静子的身份。她的大哥在战后接手家族事务,苦寻妹妹多年无果,直到日本友好代表团在北京看到她在合影中露出的模糊侧脸。家族希望她能回日本见父亲最后一面。 那一年,日本与中国正逐步恢复邦交。经过批准,静子带着刘元达踏上了回东京的船。她父亲早已重病缠身,临终前只见了她一面,说:“你不回来,我死也不甘心。” 短短三个月后,父亲去世。大宫家族希望她能留下继承家产,但她婉拒了。刘元达水土不服,每日沉默。她最终决定带他回四川。 归国那天,她在东京机场将父亲留下的一份巨额遗产捐出,成立了“中日和平医疗基金。 回到村里,她没再说起日本的事。刘元达依旧种地,她依旧采药。1979年,她在村里设了个简陋的诊室,谁家小孩发烧,她就背着药箱赶去。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