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初,莫斯科某别墅内,年过六旬的勃列日涅夫之女加林娜,在家庭聚会上醉态

武某人 2025-11-22 17:23:23

1990年代初,莫斯科某别墅内,年过六旬的勃列日涅夫之女加林娜,在家庭聚会上醉态毕现,手持伏特加瓶斜倚沙发,眼神迷离,与昔日权贵家族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亲戚们围着桌子交谈,而加林娜仿佛与屋内所有人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她举着酒瓶,断断续续地提到过去的生活,夹杂着一句句听不清的抱怨。有人劝她少喝,她摆摆手,继续把酒灌进嘴里。 不久之后,她在莫斯科市郊的精神病院登记为“患者 143 号”。医生在表格上写下:长期酗酒、无法独立生活、情绪紊乱。所有信息都冷冰冰,与她过去几十年的经历毫无关系。 而就在十年前,她仍站在苏联最高权力的圈层里,被称为“莫斯科最难得罪的女人”。权力崩塌后,她成了曾经熟人圈中的闲谈对象,这种反差让她自己都无法适应。 1985年那场突击搜查,是另一道转折。执法人员进入她与丈夫共同居住的公寓时,她被要求坐在客厅旁观整个过程。房间被翻查,抽屉被拉开,柜子被拆下。工作人员把找到的金饰与现金摆在桌子上,一类一类记录数量。当时的她沉默不语,只偶尔重复一句话:“这些都是礼物。” 搜查结束后,她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地位,丈夫丘尔巴诺夫则接受审判,被判入狱。她虽然未被正式起诉,却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在此之前,她几乎从未想过“失去”两个字会与自己相关。 1970年代,她与丘尔巴诺夫的婚姻在莫斯科上层社会引发热议。婚礼在郊外别墅举行,各部委官员齐聚一堂。作为新人的加林娜沉浸在祝酒声中,而青年军官丘尔巴诺夫在婚后几年间升迁速度惊人。他从军官阶层一路进入内务部高位,靠的正是这一层身份。 加林娜也因此更频繁出入外交官商店和艺术品专卖店。房间里堆满珠宝,橱柜里放着各共和国领导人进贡的礼物。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问她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再往前追溯,她第一次真正脱离权力庇护,是在1948年的那段短暂婚姻。年轻的她迷恋马戏演员米拉耶夫,为了与对方在一起,她住进马戏团的帐篷,在各地巡演。她在回忆中写过:“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过全新的生活。”然而婚姻只维持一年便结束,回到莫斯科时,她仍旧回归了属于权力阶层的位置。 而在更早的1930年代,她的生活与莫斯科普通居民几乎没有交集。那时的城市里,人们排队领取面包卷,而她有专车接送,有从国外带来的玩具和零食。权力带来的优越感在她年幼时便深入骨髓,也为她后来的选择埋下伏笔。 加林娜·列昂尼多夫娜·勃列日涅娃,生于1929年,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独生女。她自小生活在体制最核心的位置,成年后沉迷奢侈,依附权势,婚姻和事业都深受政治环境影响。 父亲执政期间,她的生活光鲜而张扬;父亲逝世后,她迅速从权力顶端跌落,最终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

0 阅读:294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01

用户17xxx01

2
2025-11-22 22:50

权力真是一把双刃剑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