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契约精神!”河南,男子花 11.11 元秒杀小米冰箱,付款成功后不发货。店铺:系统配置错误,给你 30 元红包!男子:把我当要饭的? 花11块11毛钱买台冰箱,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在双十一当天的电商狂欢里,还真就上演了。 对于河南的张先生和浙江的罗女士来说,那一瞬间的指尖碰触,不仅抢到了这“泼天的富贵”,更像是一场测试商业诚信的试金石。只可惜,结局从狂喜跌落到愤怒,只用了一条客服短信的距离。 就在双十一当天的秒杀活动中,小米官方旗舰店挂出了“11.11元”的小米米家206L双门冰箱。这不是什么山寨小号,是正儿八经的官方活动。 张先生盯着倒计时,手起刀落,支付成功的提示音那一刻简直比中了彩票还悦耳,甚至兴奋得跳起来欢呼。 同一时间段参与这场速度竞赛的,还有浙江的罗女士,她在11月14日晚间也顺利锁定了这台二级能效的小米冰箱。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是一场皆大欢喜的营销战役。然而,真正的讽刺恰恰发生在此刻:系统明明显示下单成功,甚至后续流程都在按部就班地走。 罗女士下单后没多久,不仅订单生成了,甚至还接到了配送端的电话。电话那头信誓旦旦地告知,冰箱次日就能送达,配送员上门前还会提前联系。为了迎接这台“战利品”,罗女士特意安排了家人留守家中,专程等候。 但这台冰箱像是进入了“百慕大三角”,定好的时间一过,连个影子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则冰冷的“通知”。 等到11月15日家人空等一场后,罗女士找上平台询问,才发现那台冰箱变成了客服口中的“无法发货”。理由倒是出奇一致:系统配置错误。至于解决方案?更是简单粗暴——建议取消订单,给个30元红包补偿。 从预期的冰箱到到手的30块钱,这种落差感直接点燃了消费者的怒火。张先生盯着那所谓的补偿方案拍了桌子,直言这是“打发叫花子”。 消费者愤怒的点在于:如果真的是瞬间的标价失误,为何支付环节一路绿灯?更像罗女士所经历的,为何连物流配送的电话都打过了,最后才恍然大悟说是“配置错误”?这让“失误”二字显得漏洞百出。 目前在店铺里,那款涉事的206L两门冰箱已经悄然下架,连痕迹都难寻觅,只剩下一款疑似同款的三门冰箱还在售卖。 这种“把人当猴耍”的处理方式,将商家与消费者的对立推向了高潮。当你试图通过平台去维护那“秒杀成功即发货”的契约精神时,得到的答复却像是一盆温吞水。 平台方核查后表示可以依据规则处罚商家,但由于订单金额实在过低,商家往往宁愿选择接受那无关痛痒的处罚,或者赔偿这30元,也不愿意真的发货。客服甚至为了“息事宁人”,劝导消费者接受补偿,免得耗时耗力。 这究竟是诚信的缺失,还是羊毛党的狂欢?围观的网友们也吵翻了天。一部分人觉得,既然商家那是为了博流量搞出的秒杀噱头,或者是低级的工作失误,11块买冰箱确实不合常理,消费者这是在硬薅羊毛,没必要死磕。 但更多的声音指出,既然规则是商家定的,流量是商家赚走的,没道理把风险全甩给消费者。哪怕是设置错误,发货不仅能挽尊,还能落个好口碑,像现在这样用“系统错误”单方面毁约,只怕是会让以后的双十一变成没人信的“狼来了”游戏。 11月17日,面对持续的发酵,小米官方热线的工作人员依然在复读那一套“系统配置错误、深表歉意、申请30元红包”的流程话术。 而在张先生和罗女士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台没发货的冰箱,更是一种被傲慢对待的屈辱——商家用极其低廉的成本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热度,最后却只想用一杯奶茶钱,买断消费者的信任。这笔账,怎么算都让人觉得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