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具象化了!央视披露“面条厂出售自制飞机”,网友:中国的战争潜力太可怕了。 这是中国工业最底层的真实写照,表面看是违规,是安全隐患,但剥开来看,它暴露了中国工业体系最可怕的一面:只要有图纸、有材料、有电,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能瞬间转进军工状态,而且转得又快又狠。 一家做面条的厂,靠几台车床、铣床、焊机,就能把铝合金管、航模发动机、玻璃钢蒙皮拼成一架能飞的固定翼,这说明中国的通用机床存量、技工密度、供应链深度已经到了“随便一个镇都能凑出一条航空产业链”的地步。 发动机可以买现成的航模级活塞机,航电可以直接拆大疆,结构件随便找铝材厂下料,蒙皮去玻璃钢厂拉,螺旋桨去碳纤厂订,连座舱盖都能找广告材料店热弯亚克力。 整个流程最难的部分不是技术,而是你敢不敢干——而中国人显然敢。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违规个体户”,真正没被曝光的,可能有几百上千个类似作坊,只不过他们不卖飞机,卖的是无人机母机、巡飞弹药的外壳、火箭助推器的筒段,或者干脆直接给某些“正规单位”做分包。 平时他们做拖拉机配件、做铝合金门窗、做不锈钢厨房设备,战时只要换套图纸、换批材料,三天就能改线,这种隐藏在民间的双用产能,才是“工业克苏鲁”最让人脊背发凉的部分。 有人说这很危险,飞机掉下来会死人,没错,所以当地连夜查封了,但查封只是治标,治本其实治不了,因为这种能力根本封不住。 你封了一家面条厂,明天还有饺子馆、还有五金加工店、还有船用配件厂,他们照样能干,只不过不再明着卖飞机,改成卖“农业植保机型材套件”或者“航拍设备结构件”,需求永远在那,能力永远在那,图纸在网上随便下,禁是禁不住的。 这才是中国工业最深不可测的地方:它从来不是靠几个大国企、几个国家级实验室撑起来的,而是靠无数个小镇工厂、无数个老师傅、无数条看似低端的产业链。 平时它们生产打火机、拉链头、不锈钢盆,把全球同行卷到破产;战时它们可以同一套设备、同一批人,三班倒给你搓坦克炮管、搓导弹壳体、搓无人机机群,转化成本几乎为零,转化时间几乎是瞬间。 所以当西方还在担心中国有几艘航母、几架五代机的时候,其实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有几千万台闲置的数控机床、有几亿吨随时可以回炉的民用铝材、有几百万敢玩命的老师傅。 他们平时在给全世界做代工,价格低到你以为他们在赔本赚吆喝,可一旦国家需要,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民用产能全部转向军用,而且还不是转一部分,是转全部。 1941年珍珠港之前,美国人觉得日本连像样的机床都没有,结果一年后日本零式横空出世;1942年德国人觉得苏联工业被打残了,结果一年后T-34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中国今天的情况,比当年的苏联、比当年的美国,还要更极端,因为我们的民用工业规模本身就是天文数字,转化效率更高,供应链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