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被怼了!”福建,一男子去银行取自己的钱,不料却被银行柜员问用途,气愤的男子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银行无权利干涉,遂在一下之下,霸气的要求银行注销银行卡。万万没想到,竟然连注销银行卡,银行都要求说明理由。 (来源:洛阳晚报) 事发当时,一位年轻男子,带着银行卡,去取自己的钱。可不料将银行卡递进去以后,银行柜员竟然询问男子取款的用途。 男子不理解,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问题,遂拒绝告诉银行。但银行柜员则表示不说用途,就无法为男子取钱。 双方就此事发生争议后,男子直接霸气的要求注销银行卡,将所有的钱都存入自己的微信里。但银行称,纵使是注销银行卡,也同样涉及到取现,所以必须说明理由。
该视频在网上传播以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一位懂行的朋友表示,银行也不想问储户取款的用途,但银行有明确的规定,银行如果不问,那就是银行失责,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银行。
也有网友反驳称,不管什么规定,都不能随意侵犯客户的隐私权,况且问客户一下取款的用途,难道就能避免被诈骗了?难不成诈骗分子还笨的跑去银行柜台取现? 确实,银行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引起了许多储户反感。那么从法律的角度看,此事应该如何评价呢? 首先,银行之所以询问储户的取款用途,是源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该办法第10条规定,银行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意思就是说,只要客户的存取款数额单笔超过5万元以上,那么就要求询问用途。 其次,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 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存款、取款,都属于储户的自由,银行没有任何权利干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储户拒不说明取款的用途,银行也不能拒绝为储户办理业务。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商业银行法属于法律,而办法只属于规章、规定,其效力低于法律,故两者有冲突时,应当适用法律。 第二,民法典中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人不得刺探他人的隐私权。 按照大众一般人的认知来看,存取款用途应当属于个人的隐私范畴,银行并非享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故无权利干涉客户的隐私。 最后,银行为了客户的资金安全,询问用途没有错,但切记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容易引起储户的反感。


我就是我
是了解用途,不是审批用途,我说什么就是什么。银行的办法约束的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储户无效。这种情况银行应该如实登记:储户本人拒绝告知资金用途,然后正常办理存取款业务。
冷兔子
就说买车,买房,就医,等等,宿便编一个
用户12xxx29
直接说存对面银行,[呲牙笑]
冷月琴沁
取了存隔壁银行,有问题吗?yes不yes?ok不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