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人都不放过,必须严惩!”河南新乡,一老太太在跨年夜卖气球,被一群年轻人疯抢,还一分钱不给。短短几十秒,手中的气球只剩下一两个。老太太当场哭诉:家中有癌症患者,才出来卖气球补贴家用。
·案例·:神州新闻·
跨年夜,共度欢乐的时刻,男女老少都纷纷出门,感受热闹、快乐的气氛。然而,一群年轻人却把快乐建立在一位老人的痛苦之上。
王亚家就住在市中心,周边的商场一个接着一个,不仅方便还热闹。趁跨年,商场也在不遗余力策划着跨年活动。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街道两边喜气洋洋的气氛,心情都变得欢快起来。回到家吃了饭,听着外面越来越热闹,王亚在家也坐不住了。
招呼着孩子们:快点吃饭,吃完饭咱们也出门儿跨年。
一听要出门,孩子们开心的手舞足蹈,快速解决了晚饭,扯着王亚的衣服,喊道:爸爸,快点出门了!
看着孩子兴致勃勃的样子,王亚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一家商场门口。看着热闹的氛围,川流不息的人群,感受着热闹的跨年氛围。
以前,人们更喜欢放烟花来庆祝,但烟花的隐患比较多,如今的年轻人则开始放气球,庆祝跨年。
在跨年倒计时的时候,一起放飞手中的气球,看着五彩斑斓的气球飞向天空,像是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向往。
好不容易挤到人群当中,看到了一个卖气球的老太太,王亚拿出手机,准备给孩子买个气球,讨孩子开心,零点的时候放飞气球祈愿。
本来时间已经不早了,看到还有卖气球的,王亚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总算还能抢到气球。他来到了老太太面前,说:给我来两个气球。
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就要去给他拿气球。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快点,这儿有气球,快来!
说完直接伸手从老太太的手中抢了一个气球。后面跟着一大伙年轻人,看着小伙从老太太手里拿了一个,似乎以为这些气球不用给钱,一窝蜂冲向老太太,在她手里抢起了气球。
短短几十秒,老太太手里的气球只剩下了一两个。老太太当时就懵了,看到一群人围着她抢气球,已经不知所措,只能喊着别抢了!
这群人只顾着抢气球了,根本没有人理会她,她的声音早已经淹没在欢呼中。
有一个年轻小伙,跳起来就从老太太的手中抢了一个,还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像是占了大便宜。抢到气球的年轻人,早已经转身去参加跨年活动了。
可老太太只能呆立在原地,脸上挂满了泪水。嘴里喃喃自语:我家里还有癌症病人啊,卖气球是补贴家用的,你们抢走了,我可怎么办呢?
看着老太太可怜的样子,王亚上前安慰着老太太,还转给老太太一些钱,想用这种方式安慰她。随后,不少热心市民也纷纷上前,给老人转账。
真不知道哄抢气球的这些年轻人,到底是抱了什么样的心态,白嫖气球,心里就过得去吗?希望他们看到老太太的处境,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向老人道歉。
站在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1、参与抢气球的年轻人,已经触及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跨年放气球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但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想放飞气球,可以花钱买,而不是用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一分钱不花,去哄抢老太太手中的气球。
从这群年轻人的行为也能看得出来,没有一点道德底线的良知。也不懂得尊重老人,尊重别人的劳动。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他们的行为也不能被容忍,毕竟这群年轻人的行为,已经侵犯到了老太太的合法权益。
2、哄抢气球的年轻人,应当赔偿老太太的经济损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气球也是老太太花钱进购的,这些年轻人一分钱不花,去哄抢老太太手中的气球。他们的行为已经侵犯到老太太的合法权益,让老太太损失了财物。
参与哄抢气球的年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单要向老太太赔礼道歉,还要在经济上作出赔偿,把气球钱支付给老人。
3、王亚等热心市民的行为,给予了老太太希望和温暖。
《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王亚和热心市民,看到老太太的气球被洗劫一空,看着老太太可怜的样子,得知老太太家中还有癌症病人,主动拿出钱给老太太,挽回老太太的损失。
他们自愿给老太太温暖和帮助,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格局。也让老太太在黑暗中感受到了温暖。·文中皆为化名·
对于此事你是如何看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