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轮书话[超话]# 巴尔干启示录
◇“民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得以理解周围的环境和历史,但人们并非天然地从属于“民族”。换句话说,民族主义并非人类心理的固有成分,也不根植于我们的生物学本质。人类对于拥有血缘关系的小社群容易产生归属感,但要让人类对数以千万计的陌生人产生同胞之情,则需要社会建设的巨大努力。从历史的视角看,这种共同体意识是作为一种思潮,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显现的。
◇当我们试图用文字描述一段复杂的历史时,往往只能将其简化——攻击者与被攻击者、受害者与施暴者——身份往往被迅速划定,并固化成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巴尔干的历史却让我愈发感到,纯粹的黑白分明往往只存在于三流的好莱坞电影中。历史是由不同甚至经常相互冲实的叙事构成的网络。要真正理解过去,意味着审视历史的主样性和复杂性,而非仅仅将其看作黑白分明的简单故事。历史的真相住往隐藏在不同色彩线条的交错中,由一系列灰色地带共同塑造。
◇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总是偏好一种并不存在的连续性,而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片段选择性地沉默。他们倾向于编织梦幻般的故事,描述“被选中的民族”与命运赋予他们的土地之间的浪漫邂逅。
——刘子超《血与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