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一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美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脚,装上炮弹,冲着帐篷来了一发!只听“砰”,一声!瞬间地动山摇,他顿时目瞪口呆:“动静这么大?” 张典文1936年出生在湖南省临湘县五里乡水畈村,那地方山多田少,村民靠耕地过日子。他从小干农活,练出一身力气,双手粗壮有力。1951年5月,15岁的他应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伍后,他先在国内接受4个月军事训练,学习炮兵操作,练习装填弹药和调整炮架。 训练期间,他臂力突出,常被安排抬重炮件和搬弹药箱。9月,他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分配到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〇师四一九团一营机炮连反坦克无座力炮排一班,担任炮手。初上前线,他负责维护火炮,工作认真,擦拭炮管和检查螺丝从不马虎。 在连队里,他以苦干实干出名,臂力大让他在搬运任务中游刃有余。部队强调纪律,他适应快,很快就融入战场生活。那个年代,志愿军炮兵任务重,他从基础做起,逐步熟悉炮击流程。 1951年11月,朝鲜战场天气冷,阵地间炮火零星。张典文在后方擦拭大炮,拿起望远镜观察美军阵地,看到一顶异常帐篷,位置靠边,士兵进出频繁,搬运箱子和小车。 他停下擦拭,盯住那个点,确认帐篷形状扁平,有伪装网但不彻底。接着,他取出炮弹,装填进炮膛,调整炮架,对准帐篷,按下发射按钮。 炮弹飞出,几秒后对面爆炸,火球升起,烟雾滚滚,冲击波传回阵地。张典文看到动静大,战士们跑来查看炮口,连长和排长赶到调查。 侦察兵报告,那帐篷是美军弹药储存点,一炮引发连锁爆炸,摧毁大量弹药,美军阵地陷入混乱。团部确认这一击关键,记他二等功,但因擅自开炮,连长罚他15天禁闭。 禁闭期满后,他继续在炮兵岗位,几个月后参加马良山战役,美军火力强,他担任副炮手,一分钟装填45发炮弹,手指出血仍操作不停。 战后,团长慰问他,认可表现。他升为副班长,负责带战士维护火炮,后来升任连长,在部队指挥炮击行动。他的事迹在连队传播,他常向新兵讲纪律重要。 战争结束后,他复员回湖南临湘故乡,重拾农活。回乡后,他当中学老师,教书本知识外,还分享战场经验,教学生坚毅和克制。 作为老师,他低调生活,村里人见他耕田时仍有力气。他从不炫耀功勋,带领乡亲干活,一起改善生活条件。
1951年,朝鲜战场,一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美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
小史论过去
2025-09-01 14:06:14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