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孙立人,杜聿明的差距何止走了野人山...... 当年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失利

海边观潮客 2025-09-07 23:40:16

相比孙立人,杜聿明的差距何止走了野人山...... 当年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失利后,率军回国的杜聿明,途中发现必经要地密支那被日军占了,咋办?过去最流行的说法是,他有两条路可走:撤往印度,或经野人山回国。 那会儿孙立人带着新38师,眼看正面突围难,没犹豫就选了撤去印度。人家走的路虽然也有仗要打,但至少有盟军的补给接应,部队没遭太大罪,最后还保留了不少有生力量,后来反攻缅甸时成了主力。可杜聿明不一样,他一门心思要带着部队往国内撤,觉得往印度走不像“回家”,总想着要把队伍完整带回自己地盘。 谁知道野人山那地方根本不是人待的。热带雨林里到处是蚂蟥、毒蛇,还有没见过的瘴气,战士们身上的干粮吃完了,只能挖野菜、煮皮带,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被蚂蟥吸得没了力气,倒在泥里就起不来了。更要命的是,那会儿没像样的医疗设备,好多人得了疟疾、痢疾,只能硬扛,最后活活病死在山里。后来统计,从野人山撤回来的部队,十个人里能剩下三个就不错了,大部分人不是死在日本人手里,是栽在了这荒山野岭里。 说句实在的,杜聿明这选择真有点“认死理”。打仗讲究灵活变通,保存实力才能有后续的战斗力,可他偏偏把“回国”这事儿看得比部队安危还重,忽略了实际情况。野人山的险恶早有传闻,盟军也劝过他往印度撤,可他就是听不进去,一门心思钻牛角尖。反观孙立人,不管是撤往印度还是后来打仗,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不被虚名或者执念绑住,这才保住了部队。 要是当初杜聿明能松松那股“必须回国”的劲儿,听劝走印度那条路,说不定更多战士能活下来,后来远征军反攻也能多些力量。有时候打仗,选对路比硬扛更重要,可惜那会儿他没看透这一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雷电法王杨叫兽

雷电法王杨叫兽

2025-09-08 00:54

你站在上帝视角当然知道去印度是最优解,问题是在当时杜聿明的角度,刚在缅甸战场被英国佬坑过,去印度极可能沦为英美的炮灰,对野人山的危险又认识不足,换你会怎么选?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