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中国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

古凌国际 2025-09-09 18:33:48

1942年,中国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说完,他猛然夺过军刀,正要自杀,却被日军拦住。 齐学启出生在湖南宁乡,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爱读书,脑子灵光。 青少年时候,他就想着国家的事,1923年考上北京清华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里认真钻研。 毕业后选择去美国深造,进了诺维琪军校,专攻陆军战术和指挥,那时候美国军校训练严,齐学启咬牙坚持,学了不少步兵作战和后勤管理的本事。 1929年,齐学启学成回国,先在南京宪兵学校当上校大队长,负责训练士兵纪律和队列,工作干得有条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了东北,这事让他坐不住了,他觉得国家领土丢了,得赶紧准备打仗,就开始关注军务动态。 次年1月28日,日军打上海闸北,齐学启带着宪兵第六团守市区要地,部队分散在火车站和主干道,筑起防御工事,硬扛日军进攻,虽然损失大,但没撤一步,重创了敌军。 停战后,齐学启的团改成上海市保安总团第二团,他继续管市区治安,维护秩序。 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攻上海,他再次带队上阵,在江湾一线设防,与敌军拉锯,次年调到税警总团当参谋长,管补给和计划。 1942年春,税警总团整编成新38师,孙立人当师长,齐学启升副师长,随部队从云南去缅甸支援盟军。 新38师入缅后,很快就碰上硬仗。1942年4月,英军第一师在仁安羌被日军围困两天两夜,求援信号不停发。 新38师在乔克巴当待命,接到命令,齐学启率113团连夜赶路,穿越丛林河道,到战场与英军协调。他指挥部队从侧翼打,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救出几千英军,这是远征军入缅后难得的大胜。 他和孙立人因此得中英两国表彰。仁安羌这一仗,齐学启负责前线协调和部队调度,确保攻击顺利推进,贡献不小。 打完后,齐学启带队移到卡萨和温早一线,继续跟日军周旋。撤退时,他去第五军军部联络,结果跟本部部队走散,只能随军部走。 在曼西附近,他看到新38师十几个伤兵掉队,无人管,伤口裹着绷带,情况惨,他就收留他们带上路,这步棋让他跟第五军断了联系。 他领着伤兵往婉江荷马林方向走,途中在乌有河边做竹筏,让伤兵坐着顺流下。5月23日,到荷马林上游,遇日军突袭,他下令拼到底,伤兵全亡,他中弹昏迷。 日军发现他是军官,赶紧包扎,送联队长那。他醒来知道被俘,拒绝吃喝和换药,一心求死。日军移他到旅团部,他面对旅团长拒绝投降,抢刀自尽,被拦下。 日军劝不动,就关他到仰光战俘营,那里有中、美、英、印俘虏。他用空闲时间讲历史忠臣故事,鼓舞大家。 1944年5月,汪伪派叶蓬带12人来劝降,叶蓬许高官和财物,齐学启全拒,还骂回去,叶蓬纠缠两个月,没结果,就煽动中国俘虏,说齐学启挡他们路。 俘虏里蔡宗夫、章吉祥、王庆华等人信了,开始不服从,后来侮辱齐学启。1945年4月,日军缅北败仗,蔡宗夫他们怕被清算,先试下毒没成,后改行刺。 一晚,章吉祥用刀刺他腹部,齐学启伤重倒下。英国军医求手术,日军不准。齐学启的伤恶化,俘虏们只能祈祷,5月13日晚,齐学启去世。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追赠他陆军中将,遗骨从云南空运长沙,葬岳麓山,冯玉祥写诗赞他“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凶手蔡宗夫他们,后来受到惩戒。

0 阅读:0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