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还不到1700万,可以说吃饭问题,完全不用愁,可现实却是,它依然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之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柬埔寨,总觉得这地方像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土地广袤,中部那片平原占了七成多,湄公河从北往南淌,灌溉出稻田一片连一片,人口才一千七百万出头,按理说人均地多得能撒欢儿种,粮食自给自足不成问题。可偏偏这儿的人均收入在东南亚垫底,联合国还把它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想想看,泰国越南那些邻居都蹭蹭往上窜,它却像被什么东西死死拽着腿,动弹不得。这事儿搁谁身上都纳闷,穷成这样,到底卡在哪儿了? 柬埔寨不是天生就穷的,早年间它可是高棉帝国的老窝,那时候从九世纪到十四世纪,吴哥王朝风光无限,版图横跨泰国越南,商队从印度洋拉货过来,寺庙堆得像山,经济靠农业和贸易撑着,人口上百万也不在话下。 后来法国人来了,1863年变成保护国,殖民地日子过得窝囊,资源被薅羊毛,基础设施没啥起色。二战后独立了,本以为能喘口气,谁知内战接着上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王被赶下台,政变、内斗、越南入侵搅成一锅粥,国家像散架的自行车,骑都骑不动。 最要命的还是那段黑暗期,七十年代中叶,波尔布特一伙掌权,搞什么极端改造,把城市清空,知识分子全赶去农村劳改,学校工厂医院砸了个精光。三年工夫,全国两百万多人没了影儿,占总人口四分之一,农业瘫痪,饥荒闹得人心惶惶。 他们废了货币,关了银行,经济直接退回石器时代。想想吧,本来土地肥沃,雨水足,稻子一季接一季,现在田里没人敢下手,产量掉到谷底。医疗呢?疟疾天花横行,药都没了,医生也杀光了。等到七九年越南推翻那帮人,国家已经面目全非,基础设施烂成一堆废墟,人口锐减,幸存的年轻人得从零学起,连基本的手艺都丢了。这历史烂账,就跟一根刺,扎到现在拔不掉。 好不容易熬到和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联合国维和部队进来,选举办了,经济开始喘气。可现实的破事儿接踵而至,先说基础设施,这玩意儿是穷国的大敌。柬埔寨的公路密度低得可怜,农村小道坑坑洼洼,一场雨下来,卡车运粮就卡壳,稻子烂在地头没人要。 电力呢?农村好多地方还靠蜡烛过日子,工厂开工都费劲。农业占GDP两成多,本该是支柱,可耕作方式落后,机械化率不到一成,农民还靠锄头牛拉,产量上不去,卖不出好价。加上气候多变,洪水干旱轮番上,粮食安全成空谈。尽管土地多,人口少,可这些硬伤让优势变鸡肋。 再聊聊经济结构,这儿太依赖外来玩意儿了。旅游和纺织是两大腿,吴哥窟拉游客,服装厂给欧美加工,可一有疫情或贸易战,就晃荡。 农业出口大米海鲜,可加工链短,赚的都是辛苦钱。外资进来不少,中国泰国企业建厂修路,可本地人受益少,技术没学到手,工资低得勉强糊口。美元化更是个怪胎,本国货币瑞尔流通率才两成,超市买菜都用美刀,这让政府调控经济像戴着手铐跳舞,通胀一闹,美元波动就牵鼻子走。出口到美国还凑合,卖到欧洲亚洲,汇率一咬牙,竞争力就没了。 腐败这事儿,说起来更扎心。柬埔寨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上,亚洲倒数,全球一百五十六位。 官员买官卖官,海关矿场明目张胆收好处,矿产石油明明有潜力,海域争端卡着,技术跟不上,钱全进了私兜。工人凿矿赚的血汗钱,勉强够一袋米,富人却开豪车住别墅。贫富差距拉大,五成财富握在五%人手里,农村穷人占多数,城市边缘的贫民窟挤满打工仔,一场病就能拖垮家。教育医疗落后,学校缺老师,医院缺药,孩子辍学比例高,循环贫困像个死结。 不过话说回来,柬埔寨也不是一无是处。过去二十年,经济增长率稳在百分之五六,贫困率从五成掉到一成多,联合国千年目标超额完成。 外资涌入,西哈努克港建起工业园,中国企业拉动基建,公路桥梁连起乡村,旅游业复苏,吴哥窟年吸百万客。生育率降了,城市化加速,年轻人进厂打工,收入翻番。世界银行说,它从低收入国升到中低,目标是2030年上中高。可疫情一砸,几十万人滑回贫困线,失业工资断崖,暴露了脆弱性。经济不均衡,农村还卡在老路上,城市房价蹭蹭涨,穷人挤破头。 这穷富的拉锯战,逻辑上说,历史创伤是底子,制度腐败是闸门,外部依赖是绳索。土地多人口少,本是金饭碗,可没技术没市场,就成空壳。就跟农民有块好地,却没种子没肥,没路卖不出,饿肚子不是天灾,是人祸。柬埔寨要想翻身,得治本:反腐抓铁有痕,教育医疗砸钱,农业升级机械化,货币政策拿回手。外资是帮手,不是救世主,本地人得学会游泳,别老靠救生圈。
专家:俄国人推算外蒙古将回归中国,连远东一起归还!俄国人会有这样的推算,根本
【89评论】【10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