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

历史破局者 2025-10-03 17:28:23

“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原来欧洲人在非洲搞殖民地的时候,你要是被抓去当奴隶的,你现在能作为正常人,是中国支持了你们! 高志凯这人,大家可能不陌生,苏州大学的那位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的副主任,早年还给邓小平当过英文翻译,后来在美国耶鲁读了法学博士,混迹国际圈子几十年。2024年底的多哈论坛上,他本来是去聊中非合作的,结果被一个津巴布韦留学生当场怼了。那学生叫卡尔,估计是听了些西方媒体的调调,直指中国用一座议会大楼换了他们国家的锂矿资源,觉得这援助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旁边还有个非洲女生帮腔,说中国投资那么大,摆明是想插手内政,跟不干涉原则对不上号。 高志凯没急着发火,先稳住阵脚,点出这质疑带着偏见,可能就是信息不对称闹的。他直接甩出数据反驳,那议会大楼可不是摆设,去年一年就办了47场民生听证会,通过12项农业补贴政策,帮了20万农民。 锂矿那事儿,更是高志凯怼得有板有眼。Arcadia矿区是中津合资,津巴布韦政府占51%股份,中国企业出技术和钱。合同里白纸黑字,每年利润20%得投回社区,修学校、铺道路啥的。浙江华友钴业和本地企业联手开发,工人们在露天坑道里开挖掘机,戴着头盔巡视,培训全免费。比起80年代英国人在金矿的玩法,那才叫真剥削。本地工人一天才1.5美元,矿塌了救护队拖半天,伤员扔泥地里没人管。殖民时代更别提,欧洲人抓人当奴隶,船上塞几百号,横渡大西洋卖到美洲种植园,死了活该,活了也得挨鞭子。中国呢,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帮非洲人挣独立。想想看,津巴布韦1965年被罗得西亚白人政权管着,黑人没投票权,没土地,经济全捏在少数人手里。中国援助建了坦赞铁路,1860公里,从坦桑尼亚港直通赞比亚铜带,绕过白人区,帮赞比亚运矿石摆脱封锁。施工那会儿,几千中国工程师在雨林里挥锹推车,汗水湿透衣裳,日夜赶工。1975年通车,第一趟货运车厢轰鸣着卸矿,沿线小镇居民围观,孩子追着跑。 这不光是铁路,医疗队也派了。从1963年起,中国医生背药箱进内陆,治疟疾、教护士包扎,43支队伍覆盖42个非洲国家,拿了2000多个国际奖。蒙内铁路2017年通车,480公里标准轨,缩短运时8小时,载货1900万吨,创2.5万岗位。火车汽笛一响,穿越肯尼亚草原,港口吞吐涨20%。亚吉铁路752公里,埃塞高原连吉布提港,工程师风沙里测线,用布蒙脸继续干。2018年首趟客运,车窗外绿野飞,货运省三天。这些项目搁那儿跑着,载农产品、拉就业、促买卖,哪是“拿走资源”?高志凯那句“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直戳殖民历史的痛点。欧洲人16到19世纪奴隶贸易,抓了1200万非洲人,船上死亡率20%,活下来的在种植园干到死。中国支持非洲民族解放,从阿尔及利亚到津巴布韦,援助武器、训练游击队,让他们从殖民枷锁里爬出来。现在西方制裁津巴布韦,经济卡脖子,中国照样投钱修路建厂,不挂政治条件。 卡尔那时候估计脸都绿了,坚持说资源还是流失了。高志凯直接打断,列举事实堵嘴。西方早把非洲当“被遗忘大陆”,资源挖光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中国不一样,原则是互利共赢,不搞集团限定,谁需要帮谁。津巴布韦总统恩默森·姆南加瓜说过,中国是真朋友,不像西方总附加条件。2022年,中国大使郭少春在当地报上发文,就强调这点。中国援助非洲,从农业到工业,从基础设施到公共卫生,覆盖全大陆。2014年国务院白皮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援助项目不求特权,只求平等合作。锂矿开发也一样,2023年调研显示,津巴布韦锂资源367万吨LCE,产量占全球0.6%,中国企业帮着建链条,从矿到加工,提升本地能力。2025年预计供给11.3万吨,占全球8.3%,这不是掠夺,是搭梯子让非洲人自己爬。 高志凯后来访谈里说,不怨年轻人多疑,质疑得靠事实,承认错比死扛硬气。这话接地气,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想想中非合作走过来,风风雨雨不少。殖民遗毒还在,西方媒体总爱炒“债务陷阱”,但数据摆着,非洲欠中国债不到总外债15%,远低于西方。坦赞铁路建了50年,还在跑,蒙内铁路拉动GDP涨1.5%。中国企业去非洲,不光挖矿,还建工厂,培训工人。2025年,中国锂企加速布局,天华新能投2亿美金开发尼日利亚矿,雅化集团跟进。这不是零和游戏,是大家一起富。非洲国家批评西方政策不满依赖,中国援助正好对路,不干涉内政,只谈发展。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