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中国的钱,还不起了?耗资73亿美元的雅万高铁,让印尼左右为难。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证实,他们已经与中国就重组印尼高铁公司的债务展开讨论。难道印尼欠中国的钱,真的还不起了? 说起这个事儿,得先捋捋雅万高铁的来龙去脉。这条高铁是印尼和中国合作的大项目,全长142公里,从雅加达直通万隆,本来是想把原来的三小时车程砍到40多分钟,方便老百姓出行,也拉动沿线经济。总投资73亿美元,大头儿是中国开发银行出的贷款,印尼那边也凑了点股权。项目2015年启动,中间折腾了不少事儿,比如用地问题和技术调整,好不容易2023年10月通车,名字叫“呜呜号”,听起来挺拉风的。可开通两年多,运营数据出来一看,问题不小。每天乘客也就三万来人,远没达到预期,票价又定得不高,收入勉强够油钱,维护和利息一大堆,亏得一塌糊涂。 具体说,印尼高铁公司KCIC去年全年亏了4.2万亿印尼盾,换成美元差不多2.5亿,今年上半年又多亏1.24万亿,约0.96亿。为什么这么烧钱?高铁这玩意儿门槛高,轨道、信号系统、电力全得高端货,日常保养也贵。印尼地形复杂,雨季多,设备容易出毛病,乘客又没养成高铁习惯,大伙儿还更爱坐廉价巴士或飞机。加上疫情后遗症,经济恢复慢,沿线商业地产是涨了点,但还没到回本的地步。KCIC是中印尼合资,印尼占股60%,中国40%,但债务主要压在印尼肩上,总额估计45亿多美元左右。这笔钱不是白借的,利率中等,但还款期短,压力山大。 10月8日,投资部长罗桑在媒体前直言不讳,说政府已经和中国开始谈债务重组。这话一出,网上炸锅了,有人觉得印尼“欠钱不还”,也有人说这是正常商业操作。罗桑是印尼新晋大佬,1968年生,早年在美国念金融,回来后搞投资公司,混得风生水起,当过商会主席、驻美大使,现在管投资部和主权基金Danantara。他没细说谈判细节,只强调这是“全面改革”,目的是避免违约,让项目长远走下去。听起来像在表态:我们不是赖账,而是想把短期压力和长期收益对齐。印尼希望延长还款期限,把未来票务和地产收入提前算进来,减轻当下负担。这在国际基建里挺常见,拉美和非洲不少项目都这么干过。 但话说回来,这事儿暴露了发展中国家搞大工程的痛点。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样板,技术全靠中国输出,还培训了上千印尼工程师,本意是帮当地建能力。可现实是,印尼财政本就紧巴巴,疫情加全球通胀,外汇储备虽有改善,但优先得花在民生和抗灾上。高铁这种“烧钱机器”,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慢,印尼当初拍板时可能低估了运营难度。官方数据说,乘客量今年有所回升,但离盈亏平衡还差老远。有人批评项目规划有盲区,比如没充分调研本地需求,站点设计也没跟上城市化节奏,导致空载率高。 从中国角度看,这笔投资不是慈善,得确保回收。开发银行的贷款是商业行为,利息得收,但中方也投了技术和服务,帮印尼建了产业园区,预计拉动物流和就业。重组谈判启动,说明双方都不想撕破脸。中国有经验处理类似事儿,比如斯里兰卡港口或巴基斯坦公路,都通过调整条款化解过。印尼的Danantara基金刚成立,今年8月就盯上高铁债务,罗桑作为CEO亲自抓,目标是把基金资产优化,注入项目。10月又有消息,谈判还在继续,焦点是收入分成和担保机制。 再深挖,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扯地缘博弈。印尼是东盟老大,夹在中美之间,经济上靠中国基建,安全上又拉美日澳。雅万高铁通车后,印尼尝到甜头,沿线房价涨了20%,万隆那边新厂房冒出来不少。其实数据摆那儿,印尼外债总规模1.8万亿印尼盾,高铁只占一小块,违约风险低。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未来合作。印尼正计划把高铁延长到泗水,东爪哇那块儿人口密集,潜力大。 总的来说,印尼欠中国的钱真“还不起了”?不太像。债务重组是常规手段,雅万高铁的困境是成长阵痛。印尼经济增速今年预计5%,外汇管得严,违约概率小。中国贷款结构灵活,不会硬逼。双方谈成,项目就能稳住,印尼学到管理经验,中国打开更多市场。反之,拖着只会两败俱伤。
欠中国的钱,还不起了?耗资73亿美元的雅万高铁,让印尼左右为难。10月8日,印尼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10 00:11: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