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啥,朝鲜能搞定先进导弹驱逐舰,俄罗斯却磨磨唧唧十几年搞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11 16:49:15

这就是为啥,朝鲜能搞定先进导弹驱逐舰,俄罗斯却磨磨唧唧十几年搞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一些设备,完全可以平替。 说起海军装备,朝鲜这几年动作真快,崔贤级驱逐舰从开工到下水,基本就一年多时间,首舰崔贤号在2025年4月就顺利入水了。这艘5000吨级的多用途攻击舰,火力配置可不含糊,装了相控阵雷达,还有72个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能塞进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甚至对地攻击弹头,基本覆盖海空陆目标。 紧接着,二号舰在5月也下水,虽然出了点侧翻的意外,但没耽误整体进度,三号舰直接在7月开工,计划明年10月完工。 朝鲜海军这速度,搁谁看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对比俄罗斯的领袖级项目,那玩意儿从2015年左右就开始炒热了,到现在2025年了,还没动工的影子,拖了快十年,预算超支、技术卡壳,简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先聊聊朝鲜这边的实打实进展。崔贤级不是空穴来风的纸上谈兵,它是朝鲜海军从老式鱼雷艇、护卫舰直接跳到现代多任务舰的标志。舰体长约140米,隐身设计上层建筑内倾,舰艏楼顶安了四面相控阵天线,雷达扫描范围广,够用。 垂直发射系统是亮点,5种规格的单元混搭,灵活性高,能根据任务换弹药,不像有些舰艇死板一套。生活设施也跟上,空调、防滑地板、恒温供暖一应俱全,食堂能同时喂30人,这在有限吨位里算优化到位。 建造上,南浦港和清津造船厂分工明确,首舰用干船坞注水法稳稳下水,避免风险。 就算二号舰在清津出事,船体侧滑砸船台,电子设备浸水报废60%,高层也快速响应,拘留了总工程师和厂长等三人,13天内打捞修复,切开舰艏锯断再拖到罗津港扶正。 这种不拖泥带水的作风,让项目没停顿,相反还加速了后续,目标是每年两艘,增强远洋火力。 朝鲜造船业底子薄,但靠的就是这种务实,资源有限,就从本地供应链抓起,不求完美,先求可用。 再看俄罗斯的领袖级,项目编号23560,本来定位万吨级核动力驱逐舰,计划装宙斯盾级雷达、数百枚导弹,还带核动力,野心不小。 2015年首提,2016年设计局开工,喊着要建4-6艘,替换老舰。 可从那起就一波三折,2017年直接从国家军备计划里剔除,理由是资金跟不上。 2020年又说推迟,国防部转头优先升级22350M型护卫舰,说那玩意儿排水量小点,但绿水作战够用。 技术上,核反应堆泵件争论不停,乌克兰断供燃气轮机后,车间零件闲置生锈。 预算超支是老毛病,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大修都烧钱烧到起火,领袖级更别提。 到2025年,设计局干脆停了整个项目,俄罗斯海军现代化卡在维护和资金双重瓶颈,冷战遗留舰队保养都吃力,新建大舰纯属奢望。 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层层审批、供应链断裂,加上地缘冲突,项目像滚雪球,越滚越难。 朝鲜崔贤级本质上降低了些性能门槛,比如垂直发射单元从理论上压到72个,不追求美军阿利伯克级的上百枚,够区域威慑就行。 雷达和传感器用本土或简单进口,避开高端瓶颈。俄罗斯领袖级反倒卡在追求核动力和超级模块上,每步都求极致,导致成本飙升,十年磨一剑成空谈。 这就是平替的精髓,有些设备不非得军规顶级,功能对得上就行。比如舰桥座椅,军用版动辄几万块,民用汽车座椅卸下来几千块,减震稳固一样用,省下的钱投到导弹上。 这不光是技术事,还牵扯战略逻辑。朝鲜海军以前弱鸡,基本靠潜艇和近海艇,现在崔贤级一出,配上超音速导弹和战术弹道,能从东海岸威胁日本海域,平衡美韩优势。说白了,平替不是偷懒,是聪明省力。高端装备门槛高,进口卡脖子,国产又贵又慢,朝鲜用民用顶军用,功能不打折,成本砍三成,进度快两月,这招在导弹项目上也管用。 俄罗斯反例,追求金光闪闪的核驱,结果预算爆表,项目黄摊。 两国海军差距,本就资源天堑,但朝鲜这实用主义,让崔贤级从概念到实战,几年见效。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