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致认为:只有赶快解决中国,让中国老老实实坐在奴隶和佣人的位置上,美国才能摆脱危机,才能为自己续命! 美国两党在国内事务上总爱掐架,医保改革、税收政策、移民管制这些事儿,能吵得天翻地覆。可轮到对华政策,一下子就铁板一块了。2024年到2025年,这股子共识越来越明显,不管是国会山上的法案,还是白宫的战略规划,都透着股子“非得压住中国不可”的劲头。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家经济一团糟,通胀高企、国债堆成山、制造业岗位飞了这么多,全都怪中国抢饭碗。只有把中国摁住,让它乖乖当配角,美国才能喘口气,续上命。听起来像极了老美那套零和游戏,可现实呢?数据摆在那儿,问题多半出在自家后院。 先说说这共识是怎么来的。共和党那边,特朗普时代就开了头,2018年贸易战打响,关税大棒抡得欢。到了2024年大选,特朗普又嚷嚷要加码,声称中国是美国最大对手,得用更狠的招儿。民主党也没闲着,拜登政府延续了大部分政策,2022年芯片出口管制一出,基本封杀了高端半导体对华销售。2024年国会通过的那些法案,民主党共和党联手推动,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经济补贴啥的,全是两党共识产物。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直指,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都认定中国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这想法从情报委员会到外交关系委员会,全国会都买账。民调显示,2024年10月,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调查,美国人视中国为最大威胁的比例创历史新高,共和党人67%这么想,民主党人也过半。两党政客们借这股民意,忙着立法围堵,2025年上半年,参议员们就计划推新法案,压中国在新疆和贸易上的做法。表面看是国家安全,骨子里是想转移国内视线——美国国债超35万亿,制造业空心化拖了几十年,这些结构性毛病,承认是自家金融泡沫和产业外迁惹的祸,得有点勇气。可推给中国,就简单多了。 这逻辑说白了,就是美国不习惯别人追上来了。从二战后当老大惯了,现在中国制造业、科技领域步步紧逼,他们慌了。不是想着“我得加把劲超过去”,而是“我得先把你绊倒”。所以政策上,手段五花八门,但目标直指让中国“听话”。贸易上,加征关税是老把戏。2024年9月,美国又对从中国进口的软木木材和电动车加税,平均关税率从2.3%蹿到15.8%。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图表显示,这波操作覆盖了300多亿商品。科技封锁更狠,2024年和2025年初,美国商务部连发禁令,限制AI芯片和先进设备出口中国企业。军事上,印太战略砸钱,2025年预算里对盟友围堵的投入翻倍。甚至还想拉欧洲、日本建“反华统一战线”。这些招儿,两党都点头,国会118届的涉华立法,全是两党支持通过的。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报告说,2024年国会开了近40场涉华听证会,民主党强调人权,共和党喊经济威胁,但结尾总是一样:得让中国退回去。 可这些政策真管用吗?数据说话,不乐观。关税这事儿,成本九成以上转嫁给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摩根大通的分析显示,2024年美国家庭多掏了上千美元,通胀被推高0.5到2.5个百分点。农业州遭殃最重,大豆、玉米对华出口锐减,农民收入腰斩。耶鲁预算实验室的模型算过,长远看,关税让美国经济缩水0.2%,中国那边也疼,但没那么狠。制造业岗位呢?本想保护,结果流失更多。半导体行业对华销售额2024年滑了上千亿,英伟达、高通这些巨头叫苦。德勤的报告直说,关税不确定性本身就拖经济后腿,消费者信心低迷,支出增长放缓。军事围堵花钱如流水,2025年国防预算里印太空出一大截,可国内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这些,钱从哪儿来?国债再堆,恶性循环。 更绝的是,这种打压没压住中国,反倒逼出新路子。中国经济2025年增长4.8%,靠的就是自主创新。半导体领域,美国卡脖子后,本土企业加速追赶,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在第四代核反应堆部署上领先美国10到15年。钍基熔盐堆这技术,美国早年卡壳放弃了,中国却建起全球首座实验堆,2025年4月实现满功率运行,还边运行边加燃料,不用停车。南华早报报道,这突破结合钍资源开采,能源成本直降,彻底摆脱进口依赖。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分析说,中国大学和企业创新能力大跃升,2024年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美中贸易战后,中国转向阿根廷等国买大豆,供应链重塑,损失控制在最小。路透社的追踪显示,2025年中美贸易休战协议签了,关税降到30%,但中国已不那么依赖美国市场。反观美国,企业订单丢了,盟友也抱怨,欧洲企业游说别跟风加税。 说到底,美国得醒醒。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行不通。中国发展靠实干开放,不是为取代谁,而是让老百姓日子好过点。2025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增长稳,贡献全球需求大头。美国若继续零和,只会错过合作窗,国内困境雪上加霜。两党共识听起来硬气,实际是饮鸩止渴。长远看,得坐下来谈,找共赢路子。否则,危机不解,反噬更深。
美媒披露: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致认为:只有赶快解决中国,让中国老老实实坐在奴隶和佣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11 11:48:3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