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暂停 50% 穿透性出口管制规则一年,最尴尬的当属荷兰。 这记来自华盛顿的“战略急转弯”,不仅让刚跟着美国亦步亦趋收紧对华半导体管制的荷兰措手不及,更将其推入一个里外不是人的三重困局。 什么叫“50%穿透性规则”? 简单说,就是美国打破国际商业中“公司是独立法人”的基本原则,只要一个企业被它列入管制清单,那么该企业持股超过50%的所有关联公司,不论在全球哪个角落,都会自动成为被限制对象。 这本是美国为围堵中国科技而设下的一道“长臂管辖”铁网,荷兰为了表忠心、换庇护,迅速将其国内政策与这条规则绑定,不仅让ASML严格执行对华高端光刻机禁运,还主动加码,插手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试图以此向美国证明自己是“最可靠的盟友”。 然而,中美吉隆坡磋商一锤定音,美国为解自家企业许可积压、挽回超20亿美元损失的燃眉之急,单方面宣布暂停此规则一年,这一停,荷兰瞬间被动。 ASML有30%的稀土原料依赖中国供应,35%的市场在中国,规则生效仅一个月,ASML已痛失三笔中方订单。 如今,美国企业有望迅速恢复对华合作,而荷兰却因自己“主动加戏”、把管制条款写得比美国还死,硬生生错失商业窗口期。 荷兰此前高调对华示强,已引发中方反制,现在美国一转身自己先撤了,留下荷兰独自面对中方压力。 更让阿姆斯特丹憋屈的是,它在欧盟内部曾大力鼓吹“要跟上美国管制步伐”,如今带头大哥先妥协,德法等大国难免质疑:荷兰的政策判断力何在?其欧盟内部的话语权势必受损。 美国需要“协同遏制”时,拉上荷兰当排头兵,一旦自身利益受损,转身就单方面按下暂停键,完全不顾盟友已付出的代价。 数据显示,中荷半导体贸易额在管制后已下降18%,而中国针对关键稀土出口的管制,更直接堵死了荷兰寻找替代供应链的可能。 局面演变成“美方解套,荷兰被套”,难怪荷兰商会疾呼政府要“独立自主”。 这出美式操作,韩国也感同身受,当初韩国积极怂恿美国对中国海事、造船业启动301调查,想借刀杀人抢订单,结果中国反手制裁韩国造船企美国子公司,导致其10亿美元订单蒸发。 如今美国为换取中方在稀土、芬太尼等问题上的合作,直接暂停了301调查,对韩国的损失只字不提。 中美暂停规则,既是对荷兰,乃至所有盲目跟随美国的国家的一记警钟,依附霸权终将付出代价,也可能成为欧洲重新审视对华科技政策、走向战略自主的真正转折点。 国际博弈场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一点,荷兰现在应该比谁都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