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房客入住一家酒店,把衣服挂到消防淋喷头上,不料,喷头里的玻璃球被扯破,水流直接从管道中喷出来,酒店及时关闭阀门,但管道内的水流尽才止住,共流出约10吨水,酒店一、二楼全部被淹。酒店经核算,向房客索赔16万,但房客表示索赔金额太大,双方协商未果,决定走法律程序。 事发当天,正值十一假期,不少酒店迎来入住热潮,某家酒店更是处于满房状态。 一名外地游客预订了该酒店的客房,办理入住后,发现房间内没有多余的地方晾晒衣物。 房客不管三七二十一,为图衣物晾晒方便,便将湿衣服直接挂在了房间天花板的消防喷淋头上。 这一危险举动,让后面的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没想到,挂衣服的力度不当,竟直接扯破了喷淋头内的玻璃球。 这颗玻璃球是消防喷淋的核心部件,负责密封管道内的水源,一旦破损,管道内的水瞬间失去阻隔,顺着喷头喷涌而出。 一瞬间,房间犹如水漫金山,床和床板,柜子全部打湿。 房客也被水淋得一身狼狈,赶紧第一时间联系了酒店工作人员。 酒店接到通知后,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并紧急关闭阀门,但由于管道内预存的水量较大,直至全部流尽,水流才彻底止住。 房客本以为关了阀门就没事了,但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此次漏水共计流出约10吨水,汹涌的水流顺着房间地板蔓延,不仅淹没了该房客入住的客房,还顺着楼梯和管道缝隙渗透至一楼,导致酒店一、二楼全部被淹。 被淹区域包括十余间客房、一楼大堂及部分公共设施,客房内的床品、家具、电器,大堂的装饰、设备均不同程度受损,部分物品因长时间浸泡已无法正常使用。 更关键的是,事发时酒店满房,被淹客房无法继续接待客人,部分已预订后续房源的游客也因酒店设施受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只能办理全额退款,酒店被迫暂停部分经营业务。 酒店抽了一夜的水,还是没完全抽干净。 事后,酒店对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核算,包括客房及公共区域设施维修更换费用、停业期间的营收损失、已预订客人的退款成本等,各项损失合计后,向该房客提出16万元的索赔。 但房客认为,16万元的索赔金额太大。 双方就赔偿数额反复沟通协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双方决定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由法院依法判定最终的赔偿金额。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看待此事呢? 1、房客必须赔偿酒店损失!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房客为图方便将衣物挂在消防喷淋头上,该行为本身具有明显危险性。 消防喷淋头并非承重或晾晒设施,其玻璃球部件脆弱且直接关联供水密封功能,房客的“疏忽”已构成过错。 这一过错与喷淋头破损、10吨水泄漏、酒店一二楼被淹的损害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房客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房客在消防喷头挂衣服,行为违法也不合理。 《消防法》第28条明确禁止“损坏、挪用消防设施”,第60条规定:个人实施此类行为可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即便房客并非故意,但其行为已造成消防设施损坏,若消防救援机构介入调查,可面临相应行政处罚。 3、房客被索赔16万是否合理? 《民法典》第1184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如果酒店能够提供客房及公共区域设施维修更换费用、停业期间的营收损失、已预订客人的退款成本等充分证据,且损失计算符合市场价格和实际情况,那么索赔16万是合理的。 最后,消防设施关乎公共安全,绝非便利工具,使用不当不仅要赔钱,还可能触犯法律。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