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不参加峰会,跟中国谈完就走了,一刻也不多待?       很多人觉得

是逸屹呀 2025-11-01 11:42:51

为什么特朗普不参加峰会,跟中国谈完就走了,一刻也不多待?       很多人觉得特朗普的亚洲六日行是一头雾水,其实不然,你得把他看成一个精明的商人,而不是传统政客,他这趟差旅,压根就不是什么外交访问,而是一场赤裸裸的跨国商业运作,为什么在跟中方谈完后就火急火燎地走人,连釜山APEC后面的场子都不捧了?答案很简单:生意做完了,账目清晰,一张足够向国内交差的漂亮“财报”已经到手,剩下的都是不产生利润的客套。   在进入最关键的谈判桌前,特朗普先去了一趟日韩,这根本不是联络感情,而是一轮高效的“路演融资”,他几乎没花什么成本,就拿到了日本许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专攻半导体和新能源;韩国那边也开出了3500亿美元的大单,一部分买美债,一部分搞造船合作。   这笔近万亿美元的“未来资产”,可不是什么空头支票,它首先能暂时缓解美国那高达38万亿联邦债务带来的焦虑,至少在账面上看起来很美,更重要的是,揣着这份盟友的“投资意向书”,特朗普在后续与中国的“规则竞争”中,底气就足了很多,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呢?不过是些场面上的口头承诺,甚至包括帮韩国造核潜艇这种不切实际的“大饼”,毕竟被指定的船厂连深水船坞都没有。   搞定了“资产注入”,接下来就是处理核心业务:管理美国的“负债”。与中国的会谈,正是此行的重头戏,目的就是给国内经济的烂摊子“止损”,这份负债清单写得明明白白:居高不下的通胀,自己搞的关税反噬到消费者头上,还有技术封锁搞得供应链岌岌可危,尤其是在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上被卡了脖子,精准打击了美国的高端产业。   所以那场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会谈,气氛其实相当紧迫,从长达十秒的握手,到会后不舍、登机前还在聊,特朗普的一举一动都在表达“快给我个解决方案”的急切,他需要中国在稀土、AI算力等问题上松口,来稳定国内的供应链,降低产业成本,这背后是美国对华策略的一次“实际收缩”,从不计成本的硬碰硬,转向了必须计算得失的规则博弈,难怪会谈一结束,白宫就跟刷屏一样连发五条推文,火力全开地宣传这次会面成果。   所有这些资产盘点和负债管理,最终都指向唯一的审计方,美国的选民和利益集团,他此行的所有操作,最终都要汇总成一份亮眼的“年度业绩报告”,用来回报“股东”,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精准投放:华尔街和工厂主们看到了芯片、电池成本下降的希望;而对于更广大的基本盘,“成功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这件事本身,就能被包装成一场外交上的重大胜利,为2026年的中期选举积攒足够的政治资本。   一个商人的本性,让他把外交看作一场场有明确投入产出比的交易,当近万亿的“礼包”承诺到手,国内经济的风险敞口得到初步控制,一份足以在国内吹嘘的“成绩单”也已锁定,那么继续留在多边峰会上扯皮,每一分钟都是毫无收益的“沉没成本”,他当然要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人,因为下一场服务于国内政治的“生意”,已经在等着他了。

0 阅读:4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