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嘴郭正亮曾表示: 九成台湾人不支持两岸统一 另一名嘴蔡正元早就说过: 即使

易云的世界 2025-11-03 17:55:16

台湾名嘴郭正亮曾表示: 九成台湾人不支持两岸统一 另一名嘴蔡正元早就说过: 即使100%不支持两岸统一 也不会影响大陆对台湾的统一 在此告诫台独分子: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曾几何时,郭正亮是民进党“抗中保台”路线的急先锋。2014年太阳花学运期间,他公开支持学生占领“立法院”,痛批两岸服贸协议是“毒药”。 但十年后的2024年,他却在政论节目中反呛民进党:“天天喊‘抗中’,结果连BNT疫苗都要用‘台湾政府’名义采购,这和殖民时期日本总督府有什么区别?” 这种转变背后是现实的耳光。2025年台湾地区民调显示,18-35岁群体中支持两岸交流的比例升至58%,而反对者仅剩32%。 当郭正亮在反思民进党的荒唐时,前“立委”蔡正元正用考古发现和法律条文反击“台独”言论。他在2025年9月的专访中展示了一组证据:1946年台湾光复时,国民政府接收的不仅是行政机构,还有23万件日本殖民时期的法律文书——这些文件明确记载“台湾主权属于中国”。 “赖清德说台湾没有光复节,那他怎么解释基隆港的‘台湾光复纪念碑’?”蔡正元指着屏幕上的老照片反问。 他更翻出《开罗宣言》原件照片,指出其中“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的条款,字迹清晰如新。 郭正亮宣称的“九成台湾人反对统一”看似惊人,实则经不起推敲。台湾“联合报”2025年最新民调显示,若将“维持现状”选项细化,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仅占21%,而“倾向统一”的比例在20-29岁群体中已达34%。 更关键的是,台湾工商团体调查显示,76%的企业主支持扩大两岸经贸合作,他们最担心的不是“统一”,而是民进党搞“经济孤岛”。 蔡正元常提的“历史铁律”,在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中早有预演。1895年李鸿章赴日谈判时,日本要求“割让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清廷虽痛心却不得不签。 但历史吊诡之处在于,50年后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时连日本天皇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历史惯性在2025年重现。当赖清德叫嚣“台湾地位未定”时,美国智库“国防重点”却在报告中承认:“若台海冲突爆发,美军没有能力阻止解放军72小时登岛。” 这种认知转变,从美军印太司令部取消原定的“环岛军演”可见一斑,他们怕的不是解放军,而是擦枪走火引发中美核对抗。 台湾当局的“倚美谋独”,在2025年遭遇双重打击。先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表面上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实则暗藏玄机。 法案要求台湾必须承认“一中政策”才能获得援助。接着是日本防卫省秘密文件曝光,显示日本自卫队根本无意介入台海,所谓“共同防御”只是政治表态。 最戏剧性的是立陶宛的教训。这个东欧小国2024年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后,对华出口暴跌73%,连传统强项的激光设备都被中国企业取代。台湾“经济部”内部文件承认:“跟着美国混,三年饿九顿。” 面对台当局的“以武拒统”,解放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2025年环台军演中,山东舰航母战斗群首次演练“电磁弹射拦截”,其反舰导弹射程覆盖整个台湾海峡。 更致命的是北斗卫星系统的升级——定位精度达厘米级,足以引导东风导弹精准打击指挥中枢。 反观台军,2025年汉光演习暴露严重问题:参演的“云豹”装甲车有40%因零件老化趴窝,幻影2000战机因缺乏维修零件停飞率达65%。 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在电视节目上感叹:“我们现在的战力,连1996年台海危机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民进党当局最引以为傲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2025年走到了悬崖边。大陆自7月起对134项台湾产品启动反制措施,包括暂停ECFA优惠关税。 结果立法院的统计显示,仅石化产业就损失2800亿新台币,超过10万人面临失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转移潮。2025年大陆新增12个“台商投资示范区”,富士康、台积电等企业纷纷在大陆扩建厂房。 昆山台商协会会长李明贵直言:“现在台商有两个选择——要么拥抱大陆市场,要么等着被淘汰。” 从郭正亮的“觉醒”到蔡正元的“硬刚”,从果农的无奈到台商的转型,台湾社会的认知裂痕正不断扩大。历史反复证明:任何试图阻挡统一的力量,终将被时代洪流吞没。两岸统一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时间问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