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又怼特朗普政府,“无法无天!”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又开怼了。当地时间11月1

易云的世界 2025-11-03 17:55:16

奥巴马又怼特朗普政府,“无法无天!”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又开怼了。当地时间11月1日,他在两场竞选集会上为民主党州长候选人造势,并呼吁选民在下周的选举中抵制特朗普政府的“无法无天且鲁莽的行径”。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美国舆论场。但鲜有人注意的是,这场看似激烈的政治互撕背后,藏着美国制度运转的致命危机——当总统权力沦为“真人秀道具”,当国会沦为“橡皮图章”,美式民主的剧本早已写满裂痕。 奥巴马在演讲中痛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经济自杀”,他举了个接地气的例子:底特律汽车工人过去一个月能买三箱啤酒,现在只能买两箱。 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推出的“对等关税”计划——对进口商品加征39%关税,美其名曰“保护美国制造”,结果却让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掏2000美元。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家族企业成了关税政策的最大赢家。奥巴马团队披露的文件显示,特朗普名下的高尔夫度假村在2025年进口了价值1.2亿美元的意大利石材,这些石材因关税豁免政策节省了2400万美元成本。 而普通美国农民的日子却不好过:爱荷华州大豆协会数据显示,对华大豆出口量暴跌47%,农场主们不得不把拖拉机开进当铺换钱。 这种“富人免税、穷人买单”的剧本,让《华尔街日报》都感叹:“特朗普的关税经济学,堪比童话里的皇帝新衣。” 奥巴马最尖锐的指控指向特朗普滥用《叛乱法》向民主党控制的城市派兵。2025年9月,特朗普以“打击犯罪”为名,要求向芝加哥和纽约部署国民警卫队,结果遭到两地市长公开抵制。 纽约市长亚当斯在市政厅怒吼:“我们需要的是更多警车,不是坦克!”这种联邦与地方的对抗,让美国宪法学者惊呼“1861年南北战争场景重现”。 奥巴马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制度危机”,这让人想起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的场景。但今天的特朗普远比尼克松更“任性”,2025年6月,特朗普因私藏机密文件被起诉,成为美国首位遭刑事指控的卸任总统。 就在奥巴马公开炮轰特朗普时,美国黑石集团掌门人苏世民正在北京与中方洽谈新能源合作。这个曾为特朗普筹款2.3亿美元的资本大亨,如今态度180度转弯。 知情人士透露,黑石计划投资90亿美元收购中国光伏企业,以此对冲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这种“政商切割”现象绝非个例,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500强企业中有68%削减了在美投资,转而投向中国和东南亚。 华尔街的账本最能说明问题:标普500指数中,与中国市场关联度高的企业股价平均上涨14%,而依赖美国本土市场的企业下跌9%。 高盛分析师直言:“美国企业正在用脚投票,他们需要中国市场,但不需要特朗普的关税炸弹。”这种资本与政客的背离,恰似19世纪美国淘金热时期,矿工们抛弃华而不实的“点石成金术”,转而追逐实实在在的铁路生意。 特朗普的“无法无天”不仅祸害国内,更让美国国际信誉破产。2025年G20峰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当众质问:“如果连盟友都能随意制裁,谁还敢和美国做生意?” 结果特朗普甩出一句:“你们不买美国国债,就得买俄罗斯石油。”这种霸权逻辑引发众怒——会后24小时内,欧盟宣布对美钢铝产品加征25%报复性关税。 从1776年《独立宣言》到2025年的国会山乱象,美国政治制度正在经历癌变。当年制宪者设计的“三权分立”,如今沦为党派斗争的遮羞布;曾经象征自由的《权利法案》,现在成了政客打压异己的工具。 这种病变在文化领域尤为明显。2025年好莱坞大片《超级英雄4》中,反派角色直接影射特朗普,台词“我不需要法律,我就是法律”引发热议。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票房数据,这部明显反特朗普的电影,在共和党州票房惨淡,而在民主党州却创纪录。这种“文化割据”证明:美国社会的分裂已深入骨髓。 奥巴马的怒吼,揭开了美国政治最后的遮羞布。当总统变成“无法无天的网红”,当国会沦为“斗兽场”,当民众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扔“信息手雷”,美式民主的剧本早已写满末日倒计时。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17年俄国革命前,沙皇尼古拉二世还在举办奢华舞会;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东德秘密警察还在监听公民电话。 如今美国的种种乱象,不过是历史周期律的现代演绎。或许正如《纽约客》那句讽刺——“我们发明了互联网,却输给了点赞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看透规则、重建秩序的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