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尴尬了!”浙江杭州,女子去参加70公里越野赛,可跑到终点后却发现,胸前的衣服上竟然变成了粉色,而且只有胸前的一块,找到原因是当天穿的粉色运动内衣掉色了,可找到商家,对方却表示:汗液腐蚀正常,可以赔30元! 11月4日下午,杭州城西越野赛终点线旁,52岁的李姐刚冲过终点,还没来得及接过完赛奖牌,就被身边跑友的一句玩笑话僵在原地。 李姐,你这是冲线太激动,蹭到什么粉色东西了?顺着跑友的目光低头一看,她瞬间满脸发烫。 只见身上那件399元的鹅白色速干衣,胸前晕开一大片不规则的粉红,汗渍浸过的边缘还泛着深浅不一的印记。 当天杭州气温飙到32℃,70公里的赛道里一半都是爬坡路段,李姐全程汗流浃背,后背的衣服拧一把都能出水。 比赛时满脑子都是“再坚持几百米”,压根没留意胸前的异样。 直到冲线后被围观者的目光盯得发慌,她才在补给站的僻静角落脱下雨衣检查,翻到速干衣内侧的同款粉印时,才发现是里面那件239元的飞比特运动内衣在“作祟”。 这件内衣是她特意为高强度赛事选的“专业款”,赛前还洗过三次,机洗时连一点浮色都没掉,谁想到第一次在赛道上“实战”就掉了链子。 更让她糟心的是皮肤状况,胸口的皮肤被染成淡粉色,用清水搓了好几遍才勉强淡化,当晚还泛起轻微的干涩感。 我跑了5年越野,衣柜里十几件运动内衣,从几十块到几百块的都有,从没见过出汗就能染皮肤的。 李姐说,那件被染色的速干衣是她最常穿的装备,如今粉红印记洗不掉,彻底没法再穿,两件衣服加起来损失了六百多块。 赛后第二天,李姐带着衣服照片和购买记录找到商家客服,得到的回应让她气不打一处来。 客服先是说“运动时大量出汗,汗液腐蚀导致掉色是正常现象”,见她不接受,又抛出“商品已过三个月售后期”的说法。 最后甩来一张30元的购物优惠券,说“这是最大权限的补偿,下次购物才能用”。 李姐反问“专业运动内衣连出汗都扛不住,还叫什么专业款”,对方却只重复“按规定处理”,再也没多说一句。 无奈之下,李姐把经历发到运动圈,没想到半天就引发热议,有跑友留言说自己去年跑马拉松时,穿某品牌深色内衣被染成“紫胸侠”,维权时商家也是同样的说辞。 还有网友翻出涉事品牌的商品详情页,发现“流汗不闷汗”的宣传语格外显眼,却从头到尾没提过“可能掉色”的提示。 更让大家意外的是,李姐联系平台投诉后发现,涉事内衣还在正常售卖,甚至没有添加任何掉色风险提示。 根据国家纺织品标准,运动内衣的汗渍色牢度必须达到4级才算合格,而李姐送检后拿到的报告显示,涉事内衣的汗渍色牢度仅为2级,远低于标准。 汗液里的盐分确实会影响色牢度,但合格的运动服装在设计时就该考虑到高强度运动场景,这根本不是甩锅的理由。 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也表示,商家以“过售后期”为由拒绝担责站不住脚。 产品质量问题的追溯期不受售后期限制,李姐手里的购买记录、染色衣物和检测报告,都能作为维权依据,不仅能要求退货退款,还能主张受损速干衣的赔偿。 但他也提到,类似纠纷中,多数消费者因为检测费要两三百元、诉讼耗时长,最后只能接受商家的小额补偿。 从70公里赛道冲线的狂喜,到发现染色的窘迫,再到维权路上的奔波,李姐的经历戳中了不少消费者的痛点。 大家花几百块买专业运动装备,图的从来不是颜色多亮眼,而是能在汗流浃背时靠得住、不添乱。 商家口中的“汗液腐蚀正常”,本质上是对品质的懈怠,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消费者权益保护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每件合格的商品里,藏在商家负责任的态度中。 就像越野赛里支撑跑者完赛的不是花哨的衣服,而是扎实的品质,守护消费者信心的,也从来不是敷衍的补偿,而是实打实的责任担当。



唯我㊣独尊℡
汗水腐蚀内衣掉色,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