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拉夫罗夫的一番表态,直接打破了所有人对俄委关系的猜想,就算委内瑞拉跟俄罗斯是铁打的战略伙伴,俄罗斯也不会给马杜罗“军事兜底”,更不会替他打仗。 2025年11月1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美国防务播客采访时,用一句话击碎了所有幻想:“我们与委内瑞拉是全面战略伙伴,但绝非军事盟友。”美国媒体立刻解读为“俄罗斯放弃委内瑞拉”,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则在电视讲话中攥紧了拳头。 事情得从今年 5 月说起,普京和马杜罗在莫斯科签下了俄委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当时外界都解读为俄罗斯要深度介入拉美事务。 10 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和普京先后批准了这份条约,条约里明确写着要深化安全、反恐、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还要建独立于西方的金融体系,不少分析都觉得这是俄罗斯给委内瑞拉的 “定心丸”,尤其是在美军加大加勒比海部署的背景下。 毕竟那时美国已经以 “打毒” 为名,在委内瑞拉附近击沉了三艘船只,造成 17 人死亡,还派了 F-35 战机巡逻,海上封锁让委内瑞拉石油出口跌了四成,经济几乎停摆。 马杜罗当时确实把俄罗斯当成了重要依托,他不仅在全国部署了 250 万名士兵和民兵,开放上千处射击训练场备战,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俄委合作,暗示有外部力量支持。 国际社会也默认了这种关联,美国国会军事代表团甚至专门跑到北京,想劝中国别和俄罗斯一起插手委内瑞拉事务。直到 11 月初拉夫罗夫出席俄外交部年度发布会,被问到是否会军事介入委美争端时,他的回答让所有猜测落了空。 拉夫罗夫当时说得很直接,他拿着刚批准的战略伙伴条约副本解释,里面的安全合作只限于反恐和执法经验交流,压根没有任何军事同盟性质的条款。 他特意强调,俄罗斯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外部干涉,但每个国家的主权事务最终得靠自己解决,委内瑞拉的防务问题自然也不例外。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条约里确实明确了 “不针对第三方”“基于主权平等” 等原则,所谓的 “深化军控合作” 其实是指武器装备的技术维护,而非直接派兵支援。 俄罗斯的态度其实早有迹可循。虽然普京签署了与委内瑞拉的合作条约,但同一天他还废止了俄美钚处理协议,显然把对美博弈的重心放在了核军控等核心领域。 对于拉美地区,俄罗斯更看重的是能源和金融合作 —— 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而俄罗斯能帮它绕开西方制裁建立供油渠道,双方上半年的石油贸易额已经涨了 30%。这种经济层面的绑定,比军事介入的风险小得多,也更符合俄罗斯当下的战略优先级。 反观马杜罗的处境,美国的压力丝毫没有减弱。特朗普政府不仅拒绝了马杜罗的对话请求,还拉拢多米尼加等国表态支持美军行动,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收入断崖式下跌,超市里基本物资被抢购一空,通胀率再次突破 50%。 马杜罗原本寄望于外部力量打破封锁,拉夫罗夫的表态等于关上了军事支援的大门,这也迫使他不得不转向内部动员,通过社区防务讲座和学校爱国教育凝聚民心,同时加紧和中国等其他国家深化合作。 有意思的是,拉夫罗夫的表态并没有影响俄委条约的落实。就在发布会后几天,俄罗斯的能源专家团队就抵达加拉加斯,帮助委内瑞拉修复老化的炼油设备,双方还敲定了用卢布结算石油贸易的细节。 这种 “经济上支持、军事上不介入” 的模式,既保住了俄罗斯在拉美的战略支点,又避免了陷入和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毕竟美国在佛罗里达的军事基地距离委内瑞拉只有 1000 多公里,贸然介入对俄罗斯并无益处。 国际社会对这番表态的反应很分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很快表示 “欢迎俄罗斯的克制”,认为这降低了地区冲突风险;而委内瑞拉反对派则借机造势,宣称马杜罗的 “外部靠山” 靠不住。 但对俄罗斯来说,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战略表态 —— 既维护了与委内瑞拉的伙伴关系,又划清了军事责任的界限,毕竟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避免多线作战才是最务实的选择。 现在,俄委合作还在按部就班推进,只是少了军事介入的猜测。拉夫罗夫的话其实点透了现代战略伙伴关系的本质:可以抱团取暖,但不能替人打仗,每个国家的命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掌握。 实力,永远是博弈的最终底牌。对于委内瑞拉来说,当最大的外部靠山明确表示不会直接军事介入后,前方的道路无疑布满了荆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