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荷兰公开对中方服软,声明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当天,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大臣米歇尔·卡雷曼斯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声明:荷兰政府决定“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这句话看似平淡,但紧随其后的一句解释却耐人寻味——“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我认为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 要搞懂这步操作的意义,得先回头看看之前的纠葛。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是全球顶尖的功率半导体企业,2018 年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成了中资控股的重要芯片资产。 但从19日开始,荷兰政府突然以《货物可用性法案》为由出手干预,甚至推动企业法庭作出裁决,限制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这事儿让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都跟着紧张。毕竟安世的芯片广泛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控制权动荡直接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计划。 这波 “暂停干预” 其实早有铺垫。就在一周前的 11 月 13 号,卡雷曼斯还公开说,荷兰政府代表团要在 “下周初” 来华,专门解决安世半导体的问题。 中方这边也很快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已经和荷方进行了多轮磋商,同意他们来华沟通,还特别强调希望荷方能拿出实质性方案,恢复供应链稳定。显然,这阵子双方的密集沟通,就是声明里 “近期的事态发展” 最直接的注脚。 不过事情并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荷兰方面特意提到,这个决定是 “在与欧洲和国际伙伴密切磋商后” 做出的,还强调这是 “一项善意的表示”,但相关讨论还在继续。 而闻泰科技当天就发了声明,戳破了 “完全解封” 的幻想 —— 虽然政府的行政令暂停了,但荷兰企业法庭之前的裁决还在生效,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依旧受限。这意味着双方的博弈还没到终点,这次暂停更像是阶段性的妥协。 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19 号商务部发言人就回应了,说欢迎荷方这个举动,认为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了正确第一步,但距离根源性解决还有差距。 发言人直接点出关键:企业法庭剥夺闻泰控制权的错误裁决,还是挡在前面的 “绊脚石”,希望荷方能继续拿出诚意。言下之意很清楚,光暂停行政令不够,得彻底撤销不合理的限制才行。 其实荷兰的犹豫早有迹可循。作为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母国,荷兰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夹在中美之间。去年 9 月,荷兰就曾跟进美国的限制政策,要求先进光刻机出口需特别批准,当时阿斯麦 CEO 就抱怨过,限制只会倒逼对方自力更生。 而中国市场对荷兰企业来说分量不轻,单说阿斯麦,中国大陆就占了其积压订单的 20%,是第三大市场。这种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的拉扯,或许正是荷兰最终选择 “暂停干预” 的深层原因。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这波 “善意” 能持续多久。荷兰政府只是暂停干预,并没有说撤销所有限制,后续会不会受国际伙伴压力而反复,还是个未知数。 而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问题一天不彻底解决,全球功率半导体供应链的隐患就还在。这场围绕芯片资产的博弈,显然还没到画上句号的时候。 换句话说,安世半导体虽注册于荷兰,但它的“命脉”早已扎根中国。荷兰若执意强夺控制权,最终拿到的恐怕只是一个没有产能、没有订单、也没有未来的“空壳”。面对这样的局面,暂停干预,与其说是策略调整,不如说是不得不做的务实选择。 信源:京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