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现在被谁实控?确切的说,现在的钓鱼岛处于中日双方都没有实控的局面。 要捋清这事儿,得从老底子说起。中国人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明朝,那时候叫钓鱼台,古地图上标得明明白白,渔民常年去周边捕鱼,甚至有航海记录留下过踪迹。 可 1895 年清朝打输甲午战争,日本趁机把这些小岛说成 “无人岛”,划到冲绳名下接管,这就埋下了争端的根子。战后美国接手冲绳,顺带把钓鱼岛当射击场用,1972 年还给日本时只给了行政管辖权,绝口不提主权归属,等于故意留了个模糊地带。 真正的转折点在 2012 年,日本搞 “购岛” 闹剧,从私人手里买下三个岛屿宣称 “国有化”,这下彻底激怒了中国。 之前中国只能靠外交抗议,这之后直接派海警船开始常态化巡航,2012 年前每年进领海次数还是个位数,后来直接飙升到上百次,2024 年更是创下 334 天巡航、连续 216 天无间断的纪录。现在 2025 年刚到 11 月,巡航次数已经超过 20 次,频率越来越高。 现在双方的对峙早就不是嘴上说说了。中国派去的海警船越来越硬核,像 11 月 16 号巡航的 1307 舰,是 4000 吨级的 “准军舰”,由海军 054A 护卫舰改装而来,带直升机平台,感知能力和机动性都极强。 2021 年《海警法》生效后,执法时还能依法使用武器,等于给巡航加了层保险。日本那边只能派海保船跟着盯梢,岛上之前建的灯塔、直升机坪早就闲置了,没人敢常驻,自卫队的飞机偶尔飞过也不敢落地。 背后的利益纠葛藏不住。1968 年联合国一份报告说东海海底有大油田,这下大家都动了心,谁控制钓鱼岛,就能划更大的专属经济区。 周边渔业资源也丰富,台湾 2013 年就和日本签了渔业协议,允许台湾渔船去捕鱼,但谁都不敢碰主权问题,渔业纠纷还是常有,船撞船的事没断过。中日 2008 年谈过联合油气开采,最后也没成,现在开发全停着。 美国在中间的角色很微妙,嘴上说美日安保条约覆盖钓鱼岛,可实际根本不想真卷进来。日本自己也在加码,在离钓鱼岛 100 多公里的与那国岛建雷达站,还计划造 12 艘新巡逻船,可根本跟不上中国海警的现代化节奏。 11 月 17 日日方刚抗议完巡航,中国就宣布黄海南部实弹演习,8 天昼间射击,管制区面积 52 平方公里,距离日本离岛 870 公里,这信号再明确不过。 历史法理上中国的依据很扎实。明朝《筹海图编》就标了岛名,清朝也派人巡视过,连日本明治政府的内部文件都承认岛是清朝的。 战后《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窃取领土,中国认为钓鱼岛就在其中,日本却不认账。现在岛上没常驻人口,7 平方公里的面积有淡水源,能建基地,但谁都不敢真动手开发,环保组织也呼吁保护这片鸟类天堂。 国际上态度分化,联合国没介入,欧盟保持中立,菲律宾、越南暗地里支持日本,怕中国太强势影响自己。 2025 年的局势很明显,中国靠常态化巡航和军事后盾掌握主动权,日本只能被动抗议,双方都没实控岛屿,但海域的话语权早变了。这场拉锯战还在继续,可主权争议上,谁都没打算让步。 在这场跨越四个世纪的争端中,钓鱼岛始终是块试金石,检验着大国博弈的智慧与底线。当中国海警船的航迹日复一日划过钓鱼岛海域,当日本巡逻船的抗议声渐成背景音,一个事实愈发清晰: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下,钓鱼岛的归属早已注定,改变的只是维护主权的方式与力度。
